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这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1、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
2、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1、识记生字。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一、课前互动
1、看一段录像,把你看到的知道的大声说出来告诉大家,看谁的知识最丰富。(看录像,跟着图片同步说:登上月球太空漫步;潜入深海;高速火车;火箭;视频聊天。)
二、激趣导入,释题、课题质疑。
1、介绍课前看到的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果。释题,明确时间。
师:通过预习,谁来给大家讲讲“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师:“世纪”指的是多少年?
2、齐读课题。像这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100年,我们就把它称为——(生:呼风唤雨的世纪)
3、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比还想知道知道些什么?
预设:哪个世纪呼风唤雨?
谁呼风唤雨?
怎么呼风唤雨?
……
1、学生字词。
(1)出示生词,同桌互读纠错。指名读,齐读。
(2)师生合作,识记生字。
2、词语理解。
师:在预习中,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发现:已经存在于世界,由于某种原因而突然察觉。
发明:原本没有,经过创造性的活动才产生出来。
依赖:依靠。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事上。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学生解释不全面的或未找出的重点词师质疑,提醒学生在课堂中注意解决。
3、检查自学情况。读句子,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自由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师:读完课文,你能把课文分为哪几部分,小组中相互说说你的分段,看谁分的最合理。
第一部分 (第1~2自然段):总体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二部分 (第3自然段):人类的祖先不曾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幻想纷纷成了现实。
第三部分 (第4自然段):介绍20世纪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轨迹。
第四部分 (第5自然段):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
5、质疑。
师:齐读第三自然段。读了这段话,你有哪些问题想请教大家呢?指名说问题,相机出示。
师:在小组中再读课文,你能回答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呢?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小组上讲台讲解。
(1)什么叫“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依靠大自然,一切由大自然来决定。
(2)“千里眼”“顺风耳”是什么?
这是神话故事中的两个神仙,一个能看千里之外的东西,一个能听很远很远的声音。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怎么理解?
这首诗原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意是指清早,看到雪花纷飞,如同所有的树上都盛开了梨花。“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科学发明特别多。“忽如一夜春风来”是说明变化很快。
有感情练读一、二、三自然段,指名,男女生读。
课后词语听写
1、认识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感受课文简练、准确的语言特色。
3、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认识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感受课文简练、准确的语言特色。
1、复习词语。
2、齐读课题。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出示填空:20世纪 _______靠______呼风唤雨,师追问,指名完成填空。
(2)指名概括课文内容,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策略: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或关键字词来概括主要内容。
一、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1、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指名读自学提示,学生带着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自学提示:
(1)默读2-5自然段,划出能体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
(2)自由地读划出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来介绍20世纪的呼风唤雨?在空白处写下发现。
2、小组汇报。
预设一:小组汇报第二自然段并分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设问直接说明20世纪呼风唤雨。
(2)从“奇迹般、出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体现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大,说明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从“超出上百万年总和”体现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说明20世纪的呼风唤雨。
(4)师引导发现学习方法:学会了抓关键词解决问题。
(5)小组齐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发现第二自然段的近义词——发现、发明。
2、句子填空辨析近义词。
考古学家( )了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指南针是一项伟大的( )。
牛顿( )了万有引力。
3、结合句子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
发现:原本就存在,之后才知道。
发明:原本不存在,被创造出来的新事物。
1、看通讯进步记录短片,感受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2、结合短片内容,指名谈感受。
1、小组继续汇报中心问题:哪些语句体现20世纪呼风唤雨,作者是怎样说明20世纪呼风唤雨的?
预设二:小组汇报第四自然段。
(1)从“地球村”中体会到科技使人们联系日益紧密。
(2)作者通过介绍20世纪科学成果来说明呼风唤雨。
结合课文内容和回答,明确第四自然段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激发对科学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1)出示20世纪科技成果幻灯片,师做简单介绍。(登月、潜海……)
(2)指名说看到科技成就的感受,表达对科技的赞美。
2、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交流朗读技巧。
(3)指名再读课文。引导发现第四自然段词语排比的作用。
(4)带着对科技的赞美齐读第四自然段。
1、引导用第二自然段两个词语来概括第四自然段的科技成就。——发现、发明。
2、用“发现”、“发明”为第四自然段科技成就分类。
3、小组交流20世纪科技成就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1、小组继续汇报中心问题:哪些语句体现20世纪呼风唤雨,作者是怎样说明20世纪呼风唤雨的?
预设三:小组汇报第三自然段。
(1)学生质疑:为什么要说农耕社会的生活?
(2)小组答疑:农耕生活的不便与20世纪生活方便形成对比,更能说明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出示农耕社会生活图片,体会当时生活的不便于艰辛。
(4)了解农耕社会里人们对“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的寄托及在20世纪对应愿望的实现。
(5)感受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变化,明确3、4自然段对比的写作手法及意义。
(6)男女生分读3、4自然段,体会对比之妙。
1、在3、4自然段的对比中,引出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结合课文内容,出示科技成果,理解这句诗中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明确此处引用的写作手法。
5、由古诗的引用,迁移到第五自然段的引用句子,指名读。感受科技对生活的重大意义。
1、明确课题含义,激发感情。
2、介绍21世纪科技发展方向,激发科学探索心。
3、生想象21世纪科技新成果。
4、师课堂小结。
1.把这一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们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它写下来。
2.以科学技术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为主题,写一项幻想中的科技小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