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长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结合重点词句了解长城的特点和雄伟壮观的气魄。
2.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因为对长城的了解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同时课上精心准备了有关长城图片和资料的课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长城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巧妙地设置情境,使学生情感的迸发成为一个自然流露的过程,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1.了解长城的长及结构特点,体会其高大坚固和雄伟的气魄。
2.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从而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从月球上看地球,唯一可以看见的建筑就是我们中国的长城,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一下长城。生读课题。
2.复习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认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在课文中有一句话表现了作者对长城的高度评价,你能找到吗?
3.齐读第四自然段,在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呢——板书:伟大的奇迹
4.这段话明白地告诉了我们: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为什么长城拥有如此美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长城的雄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长城之长
1.(出示课文插图)请看书上底下的这幅插图,这就是远观长城的画面。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当长城以其雄伟的姿态展示在眼前的时候,有多少人会为惊叹。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述远看长城的景象的呢。——抽生朗读,其他的同学请思考,这一段主要介绍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3.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出长城之长的?(比喻、列数字)
(1)刚才你们看了插图,除了可以用长龙来形容长城,你还能用什么来形容呢?
(2)结合插图,你知道“蜿蜒盘旋”的意思吗?对,像这样弯弯曲曲,左拐右拐地向前延伸的样子就是“蜿蜒盘旋”。
(3)课文还用了什么数据来说明长城“长”的特点?
(一万三千多里)
出示地图,体会长城的长。
(4)难怪人们把这个雄伟的建筑称为——长城,这还不够,人们还把长城称为——万里长城。大家一起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感受长城之长的特点。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其高大坚固的特点和巧妙的结构。
1.当我们一步步走近长城,站在长城脚下的时候,长城的形象便更加清晰了。请大家自由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什么?
(1)了解“高大坚固”
这“巨大的条石”有多大?
还有哪些词语能证明高大坚固的特点?
(2)了解结构特点
找出具体描写其结构的句子多读几遍。
出示示意图:你能说出他们各部分的名称吗?
结合古代战争特点,想象一下,长城之所以有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呢?(出示课外资料,了解长城的历史价值)
拓展:看到古代劳动人民这样的设计,你想说什么?
2.说得很好。长城的设计巧妙,结构相当合理,易守难攻,在古代防御外敌的战争中,长城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当时的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让我们一起来朗诵第二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和巧妙构造。
3.学了第一二自然段,你想说这是( )的长城。
4.难怪作者这样评价长城——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当你一步步登上长城,出示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的时候,你一定会心潮澎湃。此时的你,心头涌起什么样的感觉?——你自豪,你感概,你不能不对古代的劳动人民油然而生一种敬佩。此时的你最想问什么?
1.出示句子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1)自由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当时修建这万里长城的时候,有哪些具体困难?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我们背着几斤重的书包回家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再想想我们空手登山时的感受是什么?可以想象古代人民抬着几千斤重的石头往山上抬的时候是什么滋味?——齐读句子,感受修筑的艰辛
(2)读着文字,脑袋里想象人们修筑长程时的情景,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3)可以说长城上处处皆血泪,处处含辛酸。一起读读这句话,读的时候脑海里尽情想象当时人们修筑长城的画面。
2. 作者亲眼看到长城之气魄雄伟,联想到当年科技之落后,发出了如下感叹,出示句子2: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这句话中的加点字用得非常贴切,用心地感受作者心中的情感,你体会到作者心中想表达什么呢?
多少——无数,人们抛洒了许多血泪和汗水,包含了人们的聪明才干,这使我们想起了许多关于修筑长城的传说故事,有谁读到过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生简述。
所以才说,生齐读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着……”
才——说明不容易。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再次强调了长城之长,呼应了开头“远看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
(2)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带着对长城的赞叹,再读最后一段。
六、总结: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2.结合插图,指名学生复述长城远景和近景图。
3.读了第三自然段,你想说,这是什么样的古代劳动人民?
七、拓展自豪之情。
1.有许多世界名人在欣赏了长城之后发出了如此赞叹:(出示世界名人语)指名学生读。
2.假如你也来到了长城,你最想为长城留下怎样的心中感言?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我们为长城骄傲,为我们是中华儿女而自豪。
4.配乐朗诵诗歌《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八、布置作业:设计一篇长城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