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长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认“蜿、蜒、”等10个生字,会写“岭、旋、”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长城的雄伟壮丽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长城的了解也只限于课外书的简单介绍,为了让学生与文本有所联系,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教师精心准备了有关长城图片的课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长城了。
教学重点 :体会长城的雄伟壮丽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学习方法和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简短的记录片又把我们带入到长城脚下,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
(学生回答)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用幻灯片出示重点词句,质疑。
幻灯片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在这节课学习,讨论吗?学生回答
(1)、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
(2)、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奇迹”?
幻灯片2:
(1)、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
(2)、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奇迹”?
2、再次读课文,解决第一个疑问。
(1)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学生回答:
长:像长龙,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
师出示幻灯片:长:像长龙,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城的长)那么作者是在什么角度观看长城的呢?
学生回答:远看
板书:远看 一条长龙
学生回答:
宽:城墙顶上平整得像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师出示幻灯片:
宽:城墙顶上平整得像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城的宽)
学生回答:
高大坚固:城墙外沿的垛子有两米多高,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
作用: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每隔三百多米就有城台,打仗时……
那么作者又是在什么角度观看长城的呢?学生回答:近看
板书:近看 高大坚固
师出示幻灯片:
高大坚固:城墙外沿的垛子有两米多高,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
作用: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每隔三百多米就有城台,打仗时……
(让学生直观感受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品读课文,读出气势
谁能用朗读的形式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学生读
(3)、小小导游员
通过我们刚才对长城的了解,谁能用小导游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教师:长城仅仅是因为它的雄伟气魄就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作者是联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书中一句话概括出其他原因吗?学生回答
联想到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板书:联想 血汗和智慧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那么为什么说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也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奇迹?说说你的理由
4、小组讨论:
师出示幻灯片: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先画出重点词。
(2)、针对字词进行理解,或结合课外资料,展开想象。
学生小组汇报
师小结:劳动人民真的很伟大,让我们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三、整体把握全文,升华认识。
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了吗?
指导学生整合认识,感悟情感
板书:伟大的奇迹
今天的学习,令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就像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松所说的,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那么你想不想再对长城有所了解?或者是了解其它的古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必读:1、69页《长城的历史》、2、70页《秦兵马俑》
选读:1、71页《布达拉宫》、 2、72页《雄关赋》
我们又长城多了些了解,那么你能想象出劳动人民建筑长城的画面吗?接下来是我们的小练笔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畅想一下吧。
1、畅想劳动人民是怎样建筑长城的画面是怎样的情景。
2、选一处你浏览过的景观,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