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长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长城图片,请看图,这是长城,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是啊,长城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
2、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板书长城。齐读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我首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直观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再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学生长城的历史地位。这样的设计也会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即将投入学习之际,我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初读感知,提出问题: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长城吗?
2、检查字词(出示PPT)
⑴自由读词语⑵开火车领读,强调字音 ⑶指导写字,练习书写
3、学生回答文中评价长城句子
预设:⑴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说清评价长城句子是⑵的理由。
出示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齐读。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说长城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作好批注。读文过程中发现问题记录下来,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此要求见PPT)
5、学生读文自学后小组讨论交流。
6、各小组汇报不能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便是“问题引导法”的伊始环节。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我设计了“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能找出文中的评价长城句子吗?”的问题,然后出示字词进行学习,再让学生找准文中总结全文的句子。接下来,我抓住这个句子,提出中心问题“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边读边画出重点词语或句子,认真品读简单批注。这个贯穿全文中心问题,既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结构,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
三、品读文本,解决问题:
1、汇报: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师板书:长 高大坚固 联想
3、远看长城,它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从东头得到山海关到西头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出示PPT)
A、出示地图,介绍所经省市。 B、有一个年轻人徒步走了508天才走完全程。
⑵远看长城,它像一条玉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出示PPT)
A、解释蜿蜒盘旋,出示图片。随着山势变幻,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
B、这是一个比喻句,先找出长龙与长城的相似之处,再练习说个比喻句。
⑶指导朗读。长 气势 美中有气势
(设计意图:课文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我设计了让学生仿照比喻句,体会比喻出用法,使教学生动形象和具体,可引发读者联系和想象,并使语言文采有感染力,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⑷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⑸这么有气势,这么长的长城,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出示PPT)
4、近看长城,它又是什么样呢?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指明读句子说感受。长城由条石筑成,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是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
⑵长城构造。垛子,聊望口,射口,城台,出示图片
⑶想象一下,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你想到了什么?
(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真正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⑷齐读这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⑸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不能不赞叹。(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出示PPT)
5、小结写法。这由远及近按一定顺序来写出长城的特点。
6、这时我们已经来到长城上,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条石,你想到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第5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及让你感动的句子。
这种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就叫“联想手法”。
⑴读一读这句话,找到动词,说明什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⑵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我们想到古代劳动人民艰难。
发挥想象,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在烈日炎炎下,在冰天雪地中,在饥肠辘辘中)(出示PPT)
⑶他们太辛苦了,那种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⑷从“才”体会到什么?
⑸指导朗读
⑹此时,我们不得不说:(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出示PPT)
⑺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世界。美国前总统登上长城,他是这样赞叹长城的:
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出示PPT)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是前提,那解决问题是关键。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初步读文,与文本对话,圈划批注,解决问题后,又设计让学生在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理解。同时解决一些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以小组为为单位汇报。这样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通过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与文本再次对话,并尊重学生独特理解。这些都体现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应适时点拨,抓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进行品读感悟,这节课设计一课时完成,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系劳动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在教学中,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层层递进,朗读也会一次比一次有激情。)
四、总结全文,归纳概括:
1、学了这一课,你有何收获?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出示PPT)
2、师从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就是在学生对文本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总结。这个环节既有学生的初级归纳,又有教师的补充完善,以谈收获的方式,对这节课进行梳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巩固应用,说话训练:(出示PPT)
同学们,面对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亦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面对巍然屹立的长城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让学生畅所欲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课后写下来。不但做到了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而且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学习。)
六、生成创新,布置作业:(出示PPT)
课后收集有关长城的诗词,故事,传说,写关于长城的导游词。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长城,激发他们探究欲和求知欲。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富有挑战的问题走出课堂,不但将知识顺利地延伸到现实的生活中,而且又给学生创造了继续钻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