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白鹅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过渡句的作用。
2. 对白鹅的特点展开分析,体会其高傲。
3. 感受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总结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体会作者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白鹅》这篇课文,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还记得那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吗?还记得这些词语吗?出示描写白鹅的词语,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把这些词语分分类。(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
2.还记得那只白鹅吗?让我们来看一段白鹅活动的视频资料,共同回顾一下白鹅的样子和特点。
3.这节课我们来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和运用这些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达到回顾课文的目的,为深入理解课文做铺垫。】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说一说。
2.汇报学习情况。
(1)叫声、步态、吃相
追问:你从哪些语句知道的?
(2)体会中心句(过渡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统领全文、承上启下,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
(3)作者仅仅从这3方面来写白鹅的“高傲”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品析“更”字,读中体会其作用。
(4)体会白鹅姿态的“高傲”: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引导学生自悟,再激趣引读: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读读这段话。
3.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呢?读3—7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思考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学生明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感。体会中心句、过渡句的作用,关注写法。】
4.交流感受。
(1)叫声:与狗做对比来写。
读描写白鹅叫声的词语,边读边想像画面。白鹅好像在说些什么?抓住“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来品析和朗读体会。
质疑:作者写白鹅的叫声大,看起来好像不太喜欢这只白鹅,你是怎么想的?(体会白鹅的尽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2)步态:
找出描写白鹅和鸭步态的词语,读一读,指名让学生到前面表演它们走路的样子,其他同学用书中的词语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抓住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净角出场等词来理解和朗读体会。)
(播放课件)理解“净角出场”。
小结:对比写法;作者仔细观察生活。
(3)吃相:
白鹅吃饭时的可笑表现在什么地方?(吃的东西、吃的方式)抓住“三眼一板”等词语来理解。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会学。】
把握情感主线,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讨论:作者喜欢白鹅吗?(物质上、精神上)
小结:反语的用法和作用。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以及喜爱的原因。】
这么令人喜爱、如此有趣的家伙,谁能把它忘了呢?难怪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原文中曾这样写道 “我的房子要卖掉的前几天,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在送出的几天之内,我感觉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留恋……”(课件出示)
他在留恋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蝼蚁壮歌》,看看它与本课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这样的课外续读既是对文本的回归,也是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加深印象,把文字内化成鲜活的形象,留于学生心中,又是对文本的拓展和延伸。推荐阅读类文,加深理解不同作者表现手法和表达情感的不同。思考作者的写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