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狼牙山五壮士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了解本组教材内容,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的崇高内心世界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链接:
今天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有舍身炸碉堡的( ),有在烈火中永生的( ),有铡刀下的( ),有( )的( )……
自主 学习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划出描写五壮士的词语,用~~划出描写敌人的词语。我最喜欢的词语是( ),因为( )。
(温馨提示:结合上节课的学习以及课前收集的资料说原因)
2.我还知道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有:( )
合作探究:
课题可否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何为“壮士”?文中哪些词句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五战士的“壮”士行为?
(温馨提示:抓住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以及触动你心弦的词句来体会)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认真读一读学习内容。
(2)找出五壮士的“壮”士行为表现在哪些词句中?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组内认真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合作探究内容,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发言的准备。
总结巩固:
《狼牙山五壮士》是以(“ ”)字贯穿全文,为了说明“壮士行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了五步材料( )、( )、( )、( )、( )所以说他们是壮士是最贴切不过的。
拓展训练: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宁愿( )也不( )。爱国精神在(英勇跳崖中)闪现,这正是(“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抗日战争时期,( )宁愿( )也不( )。爱国精神在( )中闪现,这正是(“ ”)。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无畏革命精神和崇高的英雄气概。
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文章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2.“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 3.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 4.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在书旁适当批注。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拔,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图文结合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最后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的小标题。
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重视阅读教学,我还抓住重点语句、段落,采用指名读、分组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中,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激发爱国情感,积累精彩语言,达到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
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写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全文写出了五壮士志壮、胆壮、言壮、行壮和气壮,通过这五壮,体现了五壮士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中的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通过感情朗读,可以把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另外,我又收集了课外资料,同时,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就是敌人上去之后,他们会做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有的回答,大声欢呼胜利,有的回答恼羞成怒,有的大呼上当,我把真实的情况将给他们,所有的日军集体站立,向五壮士跳崖的地方三鞠躬。我问学生,日军为何这样做,学生回答,他们败在这样的对手之下,心服口服。学生的回答让我震惊。学生通过了解会更加感到五壮士的伟大和崇高。我指导学生抓住五壮士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能朗读出味道,感受到五壮士的精神。这样五壮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
由本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中读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是学生理解课文,把握形象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要训练手段。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如果在语文的每一堂课中这种能力和方法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拓展,那是语文教师的快事,又是语文教学的快事。
有位作家说过:读书能力分为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一种是既读也懂;一种是还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能“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它实际上是我们所期盼的,是读书的高境界,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