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珍珠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感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2.能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查阅资料、深入研究,结合自己的认知对作者冯骥才是否真正爱鸟进行评价。
能力目标:
1.通过语言表达的转换、对文本的回读,语言创作等有效策略感悟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准确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他人观点做出自主分析评价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对他人观点做出自主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文章学习过程中,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用心呵护所创造出的美好境界,领悟信赖是和谐相处的基础。
2.在对比阅读中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产生保护动物的情怀。
1.孩子们刚刚接触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知道了探究活动的步骤,但还无法很好地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做好指导。逐渐完成由老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化。2.五年级的孩子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方法有所积累,但方法和经验还有所欠缺,特别对写作方法的领悟上需要着重指导。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珍珠鸟》教学设计/学习探究作业
佛山市禅城区 东鄱小学 余少莉
一、教学背景分析
学科 | 语文 | 所用教材 | 人教版小学语文 | 余少莉 | 班级 | 五(3) | |
课题 | 珍珠鸟 | ||||||
教材分析 | 《珍珠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4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它与另外三篇课文构成了共同的主题----生活的启示。在此主题下的单元训练重点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一是了解作者与珍珠鸟的相处过程,感受作者细腻亲切的笔触;二是受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和睦相处互相信赖”的情感熏陶。 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让我们从中感悟到:无论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 ||||||
学情分析 | 1.孩子们刚刚接触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知道了探究活动的步骤,但还无法很好地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做好指导。逐渐完成由老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化。2.五年级的孩子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方法有所积累,但方法和经验还有所欠缺,特别对写作方法的领悟上需要着重指导。 | ||||||
设计理念 | 建设“以学为主”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感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2.能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查阅资料、深入研究,结合自己的认知对作者冯骥才是否真正爱鸟进行评价。 能力目标: 1.通过语言表达的转换、对文本的回读,语言创作等有效策略感悟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准确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他人观点做出自主分析评价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对他人观点做出自主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文章学习过程中,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用心呵护所创造出的美好境界,领悟信赖是和谐相处的基础。 2.在对比阅读中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产生保护动物的情怀。 | ||||||
教学重点 | 1. 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细腻亲切(动作、外貌)的语言表达方法。 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与他人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可持续能力及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 ||||||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的行文构思,学习作者细腻亲切(动作、外貌)的语言表达方法。 | ||||||
教学方法 | 指导预习探究—合作探究—应用探究 (自学+小组学习+全班讨论+教师讲授与随机指导) | ||||||
ESD渗透点 | 1.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与他人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可持续能力及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
二、教学过程
1. 课前指导预习探究:
时间 | 指导预习探究 | 预期学习效果 | |||
指导知识预习 | 指导问题探究 | 科学知识 | 学习能力 | 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 |
课前2天 | 1.读熟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走进鸟的世界,了解鸟儿与人类的关系。并收集珍珠鸟相关资料,以课件或口头的形式准备向大家交流 | 作者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 | 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作者逐渐获得珍珠鸟的信赖过程。 | 查字典、查找资料、整合资料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汇报学习成果。 | 通过资料的查阅,使学生了解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 |
2.课上指导自学-合作-应用探究:
时间 | 课堂教学阶段任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预期学习效果 | ||
知识学习 | 学习能力培养 | 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渗透 | ||||
15分钟 | 1.导入新课 2.指导讲前探究 | 1.外貌描写导入课题 2.预习汇报(把讲台交给学生) 3.课文回读(师生对读,师读对珍珠鸟做的) | 齐读珍珠鸟外貌句子,课题。 1.鸟儿的资料(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交流) 2.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3.借助思维导图汇报:作者是如何取得珍珠鸟的信赖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交流) 4.(与师对读)生读珍珠的变化过程 | 了解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及珍珠鸟的一些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作者得到珍珠鸟信赖的过程。 | 基础学习能力-—思考、表达。 可持续学习能力---训练学生与他人交流能力,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 | 了解鸟类是人类的益友,受到作者对鸟儿呵护的情感熏陶,学习与他人合作、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尊重他人的观点 |
20分钟 | 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 探究问题一:有人对冯骥才是否真正爱珍珠鸟提出质疑,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 探究问题二:比较阅读老舍的《猫》叶.诺索夫《白公鹅》感受写法的异曲同工之妙。 | 小组讨论交流 完成并交流探究作业(一)(部分同学原位汇报,其余同学补充交流观点) 生阅读,完成探究作业(二)交流发现。(部分同学原位汇报,其余同学补充交流观点) | 1.在论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对真正爱鸟有自己的认识。2.学习并积累作者的表达,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 | 基础学习能力:1.训练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可持续学习能力:1.有独特的见解,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2.与他人合作、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辩论的过程中深一层领悟如何真正地爱鸟。 |
4分钟 | 课堂检测 | 练笔,抓动作,写一种喜欢的小动物。 | 生各自完成探究作业(三)朗读展示 | 借动作描写表达喜爱之情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 | 写中感悟动物的可爱 |
1分钟 | 拓展延伸 | 出示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画面 | 生欣赏、 | 增加认识 | 欣赏、表达 | 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动物的喜爱。 |
3.课后指导应用探究
时间 | 课后作业 | 内容 | 方式和要求 | 预期学习效果 |
课后当天 | 阅读推荐 | 《天鹅的故事》 《老人与海鸥》 《天鹅的故事》 | 写阅读心得 | 进一步走进动物世界,感受动物与人类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