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而且前面学生已经学了一篇有关父爱的精读课,对于这篇略读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学困生较多,而且学生生活条件优裕,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了解,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是难点。我事先给学生布置预习,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1、通过朗读,了解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感受母亲的伟大,懂得感激热爱自己的母亲。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1、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自主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
3、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1、作者简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慈母情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年出生,山东_____人。1977年毕业于_________,获_________奖。我还知道他的作品:其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____》, 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著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
2、知识链接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共和国处在艰难时期。国营商店只卖一种肉——“人造肉”,是淘米泔水经过沉淀之后做的。因为粮食是珍品,所以用淘米泔水做的“人造肉”也成了“抢手货”。
“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三年才回来一次。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1元5角钱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
“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梁晓声
3、搜集诗句:我还搜集了一些有关母爱的诗句、赞美母爱的语言,想与大家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褐( )色 疲惫( ) 攥( ) 龟裂( ) 忙碌( )
2、通过自学,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 )
(2)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 )
(3)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 )
(4)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 ( )
3、这篇课文我读了( )遍,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到每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
4、文中有许多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我想选择几句喜欢的摘抄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质疑。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篇课文有很多处感人的镜头,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我要把它们找出来,联系上下文谈谈“我当时的心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在句子旁边写上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
想一想: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2、母亲工作的环境怎样?_________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再文中画出来。
★温馨提示:请用以下句式汇报探究结果
大家好,我们是ⅹⅹ小组。我们小组选取的是这个镜头,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第( )自然段第( )句(读句子)
从这个镜头中,我看到了一位( )的母亲 。我的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小组想为大家朗读这个句子,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其他同学补充 :(回答句式提示)
ⅹ小组的同学,你们好,对你们的回答我想作点补充:________。对你们的回答我有不同意见:______你们读得不错,声音很响亮,这里假如这样读就更好了,请听我读。
此时此刻,你们心里一定涌动着爱暖流,请你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说出来!你可以对文中这位母亲说,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还可以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
1、小结:通过学习,我今天也就有了新的收获 ——————————————————————————————————————————————————————————————————————————————————————————————————- 2、用“母爱是……”句式续写三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母爱是游子临行前密密缝织的针线,母爱是 ( )
,母爱是( )。
1、我会补充词语或短语
失魂( ) ( )耳欲( ) ( )的脊背 ( )的眼睛 ( )的毛票
( )的手指 ( )小说 ( )的脊梁 吃惊地( ) 一( )缝纫机 ( )的手指 一( )母亲 ( )的毛票 大声地( )
2、我会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个句子说明母亲很______________ 。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这个句子体会到母亲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说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同事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里说明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塞给“我”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 (6)“我”看到母亲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7)看到这位母亲,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孟郊的诗句: ———————————————— ,————————————————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1、师:老师最近读了著名作家梁晓声的第一部作品《红卫兵的自白》,其中感悟最深的就是梁晓声之所以能写出这麽好的作品、有现在的成就这和他的母亲对他从小看书的支持和关心是离不开的。是母亲的爱支撑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所以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慈母情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普通的母亲,走进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母爱世界,一起去感悟那份浓浓的慈母情。 出示课题:慈母情深,齐读。
2、读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指名说,师记录问题。 生:出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慈母情到底有多深?课文中饱含了怎样的情深呢?这是一位( )的母亲。
3、引入作者家境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接下来我们一同走进作者,“学案一(1)“说说你对作者的了解 :
梁晓声:男,1949年出生,山东荣城人。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全国优秀小说奖。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雪城》。
1、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案二(3)“课件出示填空 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震耳欲聋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时,母亲用( 龟裂 )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 )着钱跑了出去。
2、指名学生完成填空。
1、师:同学们,对于当时的梁晓声,买书容易吗?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情?
2、理解“失魂落魄”
(1)“失魂落魄”什么意思?
(2)从“失魂落魄”说说你的体会(作者很想要书,但苦于家境贫寒)
3、介绍梁晓声的家境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学案一(2)知识链接,了解一下梁晓声的家境,请同学快速浏览这段话,说说一元五角钱在当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课件出示)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是20几元,学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1元5角钱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
师:由此可见,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家庭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4、师:我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照理说,梁晓声拿到钱,可以去买书了,心情应该是——(高兴,开心)。可是文中的我拿到钱,却是什么反应?(鼻子一酸)
5、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
(1)交流句子:请你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鼻子一酸,请用笔地划下来,在小组里交流你的体会,并在书中做批注(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学案三(1)
(2)小组讨论交流。(各小组选取一个感人的镜头)
① 各小组派代表谈谈体会。
回答句式提示:★温馨提示:请用“学案三中”的句式汇报探究结果
大家好,我们是ⅹⅹ小组。我们小组选取的是这个镜头,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第----自然段第----句(读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镜头中,我看到了母亲 _____________。
我们小组想为大家朗读这个句子,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② 其他同学补充
回答句式提示:
ⅹⅹ小组的同学,你们好,
对你们的回答我想作点补充:______________。
对你们的回答我有不同意见:______________。
你们读得不错,声音很响亮,这里假如这样读就更好了,请听我读。
在交流过程中,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透或朗读不到位,教师可借助课件相机指导。
(3)师:要求:在汇报中可以展示预习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汇报中请同组的小伙伴们根据汇报内容进行板书,在展示的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挑战,包括朗读的时候。(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预设:
1、(6自然段)例: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母亲从事的工作和工作环境的恶劣。 )
师:看到自己的母亲在这样的一个令人烦躁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我怎能不——鼻子一酸。
2、(13自然段)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外貌描写: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瘦弱的母亲 (板书:瘦弱)
3、(16自然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动作、外貌描写;──勤劳的母亲!(板书: 勤劳)“疲惫”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吃惊”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震撼,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表达出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生:连续使用三个“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出现在句子后面.有什么不同?
4、(29自然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板书:辛劳)
(动作描写;这段话中四个“立刻”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一家人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连跟自己心爱的儿子多说一句话的时间也没有。)(5)师: 你把“立刻”近义词放进去,读读,和我们课文上的句子比比,有什么不同?
5、(26自然段)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板书:贫苦)
(动作描写;说明这些钱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带在身上带了很长时间,不曾花掉。“龟裂”一词写出了母亲的钱来之不易及母亲的操劳。看出母亲挣钱的艰辛家境的贫寒,)
6、(27自然段)“三个供”。(间接描写更突出了母亲贫苦、艰辛和通情达理,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朗读:两个疑问句要读出同情、不解和气愤之情。
7、(28自然段)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通情达理的母(板书:通情达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母亲非常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质疑:母亲塞给“我”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
(二)感悟孩子对慈母的爱
(出示课件)“学案二(5)”“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预设:
1、(30自然段)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质疑:文章写“慈母情深”,干嘛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2、(32自然段)“那一天,我为什么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3、“作者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出示课件)师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学案五(1)”
1、创意表达
汇报 “学案五(2)”中的:用“母爱是……”句式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母爱是游子临行前密密缝织的针线,母爱是 ( ),母爱是( )。
2、联系自我,真情告白.写话练习“学案四”
师:此时,你很自然地想到了什么?把他的心里话写下来。在写话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那些感人的母子情。
(播放抒情的歌曲,大屏幕随着歌声出示有关母子的图片。)
3、写话练习。指名汇报,师激励点评。
师总结:慈母情深深似海,慈母情深暖心窝。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献给全天下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愿我们都能孝亲敬老,回报慈母情深。
课后自我检测(四选一)
1:我能写一件妈妈关心我、呵护我的小事,使同学们感受到“慈母情深”。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我的父母
4;阅读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小说原作《母亲》,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