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以“文”为本,以“情”为线,以“读”为径,通过自主阅读、品悟结合,多重朗读,比较感悟的方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及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对儿子深沉的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谈话导入,做好“情深”之铺垫
1.师:通过课前短暂的交流,我知道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告诉我,关于这篇文章,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想拿出来和同学一起探讨呢?
(设计意图:交流学法,把握学情,关注学生疑问,从问题入手,顺学而导)
二、速读感知,初触“情深”之表象
1、 出示学习卡,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抓住主线,引发学生思考
师:从“鼻子一酸”入手,围绕“哪些地方让我感到‘鼻子一酸’?”深入读文,找出相关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划下来,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潜入文本,解读情深,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生按学习卡要求,自主阅读, 圈划重点语句,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体会。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加深体悟,结合阅读体验、生活经验补白,引导学生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读、引读等感情朗读增进体验,升华情感,促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披文入情”的目的。)
四、巧妙拓展,还原“情深”之本色
1、结合板书带领学生总结全文。
2、补白训练,解读作者,感受成长。
3、整体回顾,总结学法。
(设计意图:训练表达,升华情感,加深感悟,收获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
疲惫不堪的眼神(神态)
争分夺秒的忙碌 鼻子一酸
毫不犹豫的一塞(动作)
朴实坚定的话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