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珍珠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回顾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3.师:上节课,我们给课文分了五段。谁能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这五段的内容?(板书)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细读感悟。
1. 课文中用了两个词来称呼这五个人,“战士”和“壮士”。什么叫壮士?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题目能不能换一换?
自学交流:默读课文,找到你认为能够体现五位壮士“壮”的语句,画下来并将自己的想法批注在书上,画完后与同桌交流。
2.交流汇报(视课堂情况相机出示相应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一)第三自然段
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斩钉截铁)这里,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 )进行描写?“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A 班长斩钉截铁,只说了一个字——走【生接】,请注意观察“走”字后面的标点符号“!”,这个“!”说明了什么?(说明班长坚定的态度,果断的决定,高昂的斗志)【抽学生读】
B 明知道这是一条绝路,班长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是啊,前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部队),可是敌人尾随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体会“绝”】为了群众和主力部队,班长带领战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绝路,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啊!
C在生与死的考验下,战士们害怕了吗?你通过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热血沸腾,紧跟)“热血沸腾”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说明战士们——【生发言】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说明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这就是英雄的选择,让我们来读读他们不悔的选择吧。【师生接读】(师:班长马宝玉——,生:战士们热血沸腾——)
D孩子们,当战士们紧跟在班长的身后时,你能想象此刻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吗?【请学生说】战士们心中的声音是多么坚定,让我们大声地读读他们坚定果断的生死抉择吧。
二)第四、五自然段
把敌人引上绝路之后,他们在顶峰顽强地歼敌,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上一片段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这一片段又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来描写的呢?(动作)请把表示动作的词语做上记号(抢、夺、插、举),这些动词用起来感觉如何?“
砸”可以用哪些字代替,换了以后好不好,为什么?(“砸”体现出战士们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一砸,使出了战士们(全身的力气);这一砸,砸出了战士们(对敌人深深的仇恨),这一砸,砸出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决心)【齐读片段】
A是啊,带着满腔的仇恨与怒火,师:顿时——【学生接读】作者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了什么?【石头密集,迅猛有力】
B战士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课件出示补充资料,抽学生读】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同胞赶尽杀绝,能不愤怒吗?想象一下,此刻,鬼子们正拿着枪支、挥舞刺刀、张牙舞爪地攻上来,而你就是五战士中的一员,把这种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读出来吧。【生齐读,配乐】
C在五位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师小结:战士们虽然只有五人,敌人却集中了上千的兵力,可是在战士们高昂的斗志与杀敌决心下,敌人也伤亡惨重。)
三)六至九自然段
五位壮士热血沸腾,在顶峰英勇杀敌,可毕竟寡不敌众,势单力薄。很快,他们弹已尽,路已绝。狼牙山上最壮烈的一幕,在棋盘陀顶峰展开。
A想一想,如果你是五壮士之一,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抓关键词语,用心感受,开始。【师引导“屹立、眺望”】请注意“屹立”的“屹”是什么偏旁?【山旁】看到“山”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B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以英雄的口吻来读出这最壮烈的一幕吧。【师:狼牙山上响起了——】
C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怕牺牲)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男女生赛读口号】
D同学们,让我们满怀敬畏之情,仔仔细细地走近了,再一次凝望着他们屹立在顶峰的样子。【课件出示图片,配乐读课文】
五位战士牺牲了,当敌人终于到达顶峰......
(课件出示)敌人的折服......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之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和他们3000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国的牺牲精神折服了!
后续的报道......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之后。其中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战士壮烈牺牲。5名战士与敌人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歼灭500多敌人。他们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师:可不可以用“狼牙山五战士”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