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钓鱼的启示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启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来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受到真实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添的篇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二、学情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课文回忆了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按发展过程记叙的:从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34年后的感悟。五年级的学生,从年龄上而言,和作者回忆这事时的年龄相仿,作者是34年后的感悟,但学生就要随着课文的学习后感悟,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生活中的启示,对此阶段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
所以,教案设计上,设计了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文本解读以“钓鱼”为重点和切入点,从钓鱼到放鱼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启示”,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从具体到抽象,符合此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趣。
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初步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鲈鱼 鱼饵 操纵 鱼鳃 翕动 嘴唇 沮丧 抉择 告诫 实践
(课件显示)
这些词语中蓝颜色生字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生字,指明学生读。
词中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请提出来,先找生解释然后总结。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鲈鱼:鱼名。
翕动:嘴唇一张一合。
皎洁:明亮而洁白。
沮丧:灰心失望。
抉择:挑选,选择。
告诫:警告劝诫。
实践:实行。
3.生字掌握的很好这些生字里的《饵合皎》这两个字这节课我们要会写的生字。
饵:左右结构,左窄又宽。
皎:左右结构,左窄又宽。
师范写。
生练习本上写。
评价。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默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
总结: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的一件事。
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词句
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语句:“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四、课堂小结: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巩固练习。
看拼音写汉字。
Lu yu yu sai jiao jie jue ze
( ) ( ) ( ) ( )
六、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两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熟读课文,为下节课学习打好基础。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我 钓鱼 得意
放鱼 急切 委屈 乞求 依依不舍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朗读的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情感。本课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写作是,还应该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如:在湖边的鱼除了遵守时间的规定还应注意些什么?这节课注重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由最初的教师讲授到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活动学唱歌曲和制作卡片不断地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所以,本课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参看、发言、合作学习等办法。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多处使用赏识教育,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同时还多处体现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形式的评价。尽力向新型的新课标评价看齐,给学生最开放的,最多样的,最健康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