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3个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阅读感悟、合作交流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本文的写作背景对于现在幸福的孩子们来说偏遥远:一个母亲每月工资27元,担负起抚养5个孩子的重担。家庭如此拮据是现在的孩子所无法体会到的,母亲如此的辛劳也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无法体谅到的,如何让孩子能够走进文本,能够深入去理解“一元五角钱”在当时到底意味着什么?体会慈母之情深是其中一个难点。所以适当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抓“震耳欲聋”等词感受母亲工作环境之恶劣,通过抓住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词句,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母亲工作负荷之巨大、劳作之辛苦以及母亲爱儿之情深很有必要。在理解文本的同时,更应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对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人物,并体会母亲的伟大及伟大的母爱和“我”对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那么著名小说家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慈母情深》。(板书)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用心拜读过此文了,看看你们对字词掌握得怎么样?我们先看看词语闯关。(出示课件)
2、同学们预习得真不错,顺利闯过。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
三、细读课文,感受母爱
(一)你概括能力真强,一元五角对我们现在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边展示课件边读):在当时,一元五角能买10多斤大米或者5斤最大的带鱼,已经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伙食开销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毫不犹豫地给了梁晓声一元五角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
(二)同学们,对于母亲的这一举动,周围的人赞同吗?(不赞同)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出示句子:
旁边的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母亲挣钱不容易)
(三)旁人都认为母亲挣钱不容易,相信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对此有了深刻的感受。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自主学习卡,汇报找到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1、出示句子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体会到了什么?请你说:
(1)极其瘦弱说明母亲身体差,被家庭重担、繁重的工作拖垮了身体工作劳累,脊背弯曲着说明母亲的工作非常辛苦。(板书:辛苦)
(2)很好。还有吗?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埋头工作了很久)这一元五角得来真不易啊,这句话中还从哪些词深有体会到?
(3)周围几只灯泡的热量烤着我的脸。(烤说明灯泡很烫,工作环境恶劣。)
A是啊,我只是站那一会儿,就感受到了灯泡的灼热,可是母亲要在烤脸的灯下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七点左右,母亲的工作是多么(艰辛)啊。我要的一元五角就是这样得来的啊,引读:我穿过……
B母亲的工作,除了忍受着灯泡的炙烤还要忍受着什么?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
你有什么体会?听到“震耳欲聋”的噪声你是什么感受?体会到妈妈工作环境的恶劣。妈妈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没有停过。可是,母亲却要在这震耳欲聋的噪声中,在烤人脸的灯下,弯曲着极其瘦弱的脊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我买书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来的。
C指名学生读我穿过……烤着我的脸。
2、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请同学们继续汇报。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生汇报: 一心想着工作,没想到我会来,所以吃惊地望着我。工作劳累,眼神疲惫。褐色的口罩,工作环境差。
生读: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劳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这是儿子对你的深深呼唤哪!这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买书钱就是这样得来的,再读(学生齐读。)
3、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就是这样挣的呀!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从“掏”体会到母亲把钱藏得很紧,生怕弄丢了。从“揉得皱皱”这个词语中体会到钱在包里放了很久,母亲舍不得用。从“毛票”看出是母亲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龟裂的手指”看出母亲工作非常辛苦,同时看出她很节约。
这是一双龟裂的手,这更是一双劳苦工作的手,虽然,母亲的手龟裂了,但是她仍在艰辛、忙碌地工作着。
4、谁还想来说一说?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四个“立刻”能看出母亲忙于工作,顾不上和我多说话母亲,就是母亲这样抓紧一分一秒挣来的。谁再来读?(学生朗读,适时评价)。
小组开火车读,可加上动作。母亲的工作是忙碌的,引读:母亲说完,立刻……立刻……立刻……立刻……
此情次景,不仅刺痛了儿子的心,也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哪!引导学生读再遍。
5、小结: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得来的,引读句子,一句一句出示: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亲就是这样用这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给孩子买书,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辛苦、通情达理、爱孩子、伟大……)
四、感悟孩子对母亲的爱。
师;是啊,从这一元五角钱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忙碌、勤劳,伟大。这真是(指板书,齐读:慈母情深)。这慈母深情作者体会到了吗?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来了?学生读
1、省略号,喊不声来。老师:看到母亲这样辛苦,他难过啊。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老师:母亲多么不容易啊,他觉得不应该要。
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老师:母子连心哪!
4、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老师:因为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大人了,他想让辛勤、劳苦的妈妈补一补。
五、感悟爱的力量
1、师:就这样,梁晓声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在深深的母爱之中,浓浓的关怀之下,因此,他有了第二本小说,第三本,第四本……请同学们快速读读梁晓声的成就,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资料:梁晓声,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他的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抽生汇报,你体会到什么? 母亲深深的爱是他成长的鼓励,是他通过成功的强大动力,他辜负母亲对他的期望,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了母亲的爱。
2、同学们,我们的母亲同样深爱着我们,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母亲呢?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学生交流汇报。
3、课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写写自己的母亲,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七、 总结 。
是啊,我们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爱着我们,作为子女,我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要回报父母的爱。最后让我们对全天下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附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辛苦
一元五角钱 勤劳 爱
忙碌
《18 * 慈母情深》自主学习卡
班级: 姓名:
同学们,经过你认真地阅读课文,试着完成下列各题,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哦!
词语闯关
我会给带点的字注音。
攥着( ) 陷入( ) 忙碌( )
耽误( ) 疲惫( ) 龟裂( )
读文思考
1、 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母亲挣钱不容易?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有关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细细品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并在感受深的地方写写批注。
我摘录了句子1:(第几自然段)
从 (填词语)这个( )描写的词中,我体会到
我摘录了句子2:
从 (填词语)这个( )描写的词中,我体会到
我摘录了句子3:
从 (填词语)这个( )描写的词中,我体会到
3、作者体会到慈母深情了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并体会。
4、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文中的母亲呢?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