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狼牙山五壮士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课《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一痛击敌人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一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抗日战争时期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也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准备充分,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读悟结合,了解五壮士在“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2.带着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朗读课文,学习用朗读来表达心中所感。
3.了解四、五段课文是通过详写五壮士的神情、动作、语言来表现五壮士的英勇豪迈的。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
课件和资料
22狼牙山五壮士
动作: 跟、、 夺、、 举、、 抢、、 砸、、 跳、、 英勇顽强
神态: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激动、喜悦 、跟、 宁死不屈
语言: “走!”“、、砸!”“打倒、、”“、、万岁!”、、 爱国爱民
同样的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以前的教学和现在却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费力地分析着故事情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平静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轻松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的原因:
一、 先熟备课文。只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只有把握住课文的骨架,将各部分内容了然于心,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带动下想学、愿学、乐学。
二、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如讲新课前,我听写词语,让同桌互查并互相帮助错的词语改正,让同学在互帮互助和谐平等的氛围下学会词语。当汇报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有哪些时,学生互帮互助及时补充完整答案。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批画的词句,谈自己的感受时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谈神态,有的谈动作,有的谈语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生生、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三、抓重点词语读讲,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内容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然后我又让学生看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视频,让学生又一次受到震撼,并设计影视配音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五壮士的英勇豪迈。
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让学生能充分的读书;让学生能自由地讲;让学生能很好的合作。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法。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师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2.狼牙山五壮士》。
2.检验生字词,同桌互查互教。
3.回忆五壮士名字,和围绕他们写了什么事。
4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这两部分内容,今天继续往下学习。
1、想想导学问题是什么。
2、出示导学提示:
(1)自由读文3----9自然段,体会哪些描写五壮士的英勇杀敌;
(2)找出五壮士神态画……线,动作画﹏﹏线,语言画——线;
(3)批画后,读读想想,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侧;
(4)自学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自学交流时间6分钟。
3、学生看导学提示明确自学任务
1.学生自学批画五壮士神态、动作、语言,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批注,说说自己的体会。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批画,(展台)其余补充,修正形成统一答案。教师板书(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
4.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批注谈谈体会,其余倾听补充记录。
5.学生抓住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关键词,说说自己不同的体会。
(作者通过五壮士一系列动作“跟、夺、抢、举、砸等等写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
(作者通过一系列描写神态的词语,“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激动、喜悦等”把战士们战斗的情景写得生动感人。体现出战士们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
(作者通过五壮士的语言“走!”“同志们!有石头砸!”“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等等写出了战士们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比喻句十分精彩,这里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壮士们砸的时候非常用力。体现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
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出示:①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被打死打伤中国人达2100余万人。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②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③1941年起,日寇在共产党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被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
6. 带着体会激情朗读课文。
7.走进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真实场面,感受他们的英勇顽强。学生观看视频。
8.身临其境,扮演五壮士,给电影画面配音。
观看狼牙山五壮士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