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阅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辛苦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中写母爱的文章很多,但本文的视角很独特。尽管此事发生的60年代,离学生比较久远,但只要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分朗读、感悟,再联系身边的亲情母爱故事,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就可以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通过阅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段,提高独立评析人物的能力,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自制课件、歌曲《母亲》
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歌曲《母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过渡:“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不求回报;世界上也只有一种爱,无怨无悔,这份爱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母爱世界,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母亲 “我”)
三、再读课文, 悟情悟法
1、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 的母亲?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适当点拨。)
(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从“震耳欲聋”这个词语我知道了母亲工作的地方噪音很大,母亲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很辛苦。
(2)、“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这是母亲的动作描写。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母亲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工作很辛苦,身体很虚弱。
(3)、课件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是动作和外貌描写,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母亲很辛苦。
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师:母亲的眼睛曾经是怎样的?(清澈的、炯炯有神的)
母亲坚挺的背,光洁的面容,水汪汪的眼睛哪里去了?假如你看到这一幕,会有怎样的感受?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发现每句话的后面都有一个“我的母亲”。)
课件出示改后的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比较着读一读,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师:三声“我的母亲”,声声带情,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不必说出来,朗读是表达感情最好的方式。把自己所有的感动,融入到朗读中,谁来试试?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读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从四个“立刻”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又”中又体会出了什么?
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一直就是这样工作的,母亲的工作师多么的单调、枯燥啊,来,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再现母亲拼命工作的场景。
(5)、“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妈妈生活很拮据,很珍惜这不多的钱,但她却让我买书。
(6)、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小结:这就是我可敬的母亲,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知疲惫地操劳着,家境这么贫寒,挣钱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这其中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母爱(板书:深沉的爱);当我亲眼目睹母亲工作的场景,感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板书:崇敬之情)
4、总结写法: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体会慈母情深的?
生总结,师板书: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过渡:由梁晓声的母亲,我想到了许许多多的母亲,她们是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下面就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来学习一篇文章。
四、运用学法,拓展阅读
1.快速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边读边画出展现慈母情深的语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自己的感受及句子的描写方式。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是因为她想把更多的爱给自己的子女。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可曾记得,学校的大门口母亲张望的眼神;可曾记得,风雨中母亲送我们上学的情景;可曾记得,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母亲煞费苦心。此时此刻,你想对关心你、疼爱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我们不仅要感受爱,更要回报爱。
同学们可以课外阅读整本书《发现母爱》,让我们细细品味,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