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通过自学预习,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4、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多首古诗,他们大部分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具有一些学习古诗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更以它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谁能说说你过去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补充讲解学习古诗的新方法。
白板展示: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
(一)知诗人,解诗题
1、你们知道王安石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白板展示讲解补充)
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找一找活动,指明学生朗读并上台互动给组词连线)
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同学们在书中划出诗的节奏。
(划一划活动,指明学生用电子笔在白板上划分诗的节奏)
4、小结: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更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抓字眼,明诗意
1、读一、二句诗;
2、学生合作交流这两句话的意思;
3、提问: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
(出示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简图,学生上台标出位置)
4、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c.出示地图,明白地理位置的遥远,学生质疑:明明相隔很远,诗人为什么说很近。
(诗中心系家乡,不管家乡多远,在他心里都很近。这么遥远的路途,诗人觉得都只是“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呢?这就能更好说明诗人归心似箭,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
d.读出诗人思乡之情.(感情朗读指导)
(三)想意境,悟诗情。
1、读三、四句诗;
2、学生合作交流这两句话的意思;
3、课件出示江南春景的视频,创造学生放飞想象的氛围;引导学生们背诵曾经学过关于江南美景的诗句。
4、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
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诗人只用了一个“绿”字就表现出来了,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
6、课文难点突破:“用‘绿’字为什么好?”
小结:“诗人用这一个‘绿’字,让整首诗生动了起来,我们能够从中见到了春天的颜色、生机,还有诗人的那份真挚的思乡之情,可谓是一箭三雕。
7、面对怎样一副美丽的春景图!假如你是诗人,你的心情怎样?齐读这一句.欢快一些,(“又”重读)
8、结合背景交流讲解“明月何时照我还”理解诗人的心情。(惆怅和无奈)
9、朗读指导,读出诗人的惆怅和无奈。(“何时”重读)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思乡情感,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2、背诵全诗。
3、齐背古诗:配乐感情背诵。
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那位同学能诵读一首进行展示。
1、背诵、默写《泊船瓜洲》
2、课后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学习其它思乡诗词,有机会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