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过程与方法: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理解诗意,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1、导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从古至今,从未间断。每一个远离故土的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家在每个游子的心中都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共同感悟王安石的思乡情。
2、板书课题
我们已是五年级了,以前也学过很多古诗,能否介绍你学古诗的方法?指名回答后引出下列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2、读诗句,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一)知诗人,解诗题
1、你们知道王安石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2、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
泊字还有一读音,请回答。这首诗中还有没有其它多音字?
3、多种形式(齐读、指名读欣赏古诗)
(二)释词语,明诗意
1、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换意见。
2、汇报学习情况。
(三)入诗境,悟诗情
1、引导学生了解京口、瓜洲、钟山三地的位置关系,并上台画出。
2、诗人距离自己的家乡是近还是远?能否找一词语形容作者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一、二句。
隔着一条江、又隔着几重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而作者却只有一水、只隔的感觉,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看谁能读出诗人思乡之情切。(比较读、自己读、齐读等)
4、重点理解:又绿、何时
5、指导朗读三、四句。
江南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两岸,这时候的家乡春暖花开、满眼新绿、生机勃勃,家乡是如此之美,但作者却发出了无奈的长叹: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照着我回故乡呢?请同学们试读出诗人的无奈之情。(找小伙伴互相评价读,个别读,齐读)
6、体会“绿”字的妙用。
(1)你认为哪一句诗写得最美?哪个字用得最好?
(2)据说诗人开始时不是用“绿”字,同学们想想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3)讨论:诗人为什么选择了“绿”字?
(4)师归纳:这个“绿”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江南的风景写活了,其他字只写了春天的到来,而“绿”字用在这里仿佛是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家乡美景的思念。
7、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一个“绿”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使《泊船瓜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让我们再读读这首名诗吧。
8、背诵并默写。
1、思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怀,月亮又是乡愁的文化符号,许多诗人的诗都表达了这种情思,《泊船瓜洲》就是一篇思乡名诗。
2、面对明月,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
1、背诵《泊船瓜洲》。
2、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自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