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钓鱼的启示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语感。
3 理解“我”从钓鱼、放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4 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我”从钓鱼过程中受到的启示。
一、回顾旧知,衔接课文。
1、揭题板书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3、作者在小岛钓到了怎样的一条鱼?如果是你钓到这样的鱼,你心情会怎样?
二、质疑点拨,引导探究
1、接下来父亲做了个怎样的决定呢,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至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把你的疑问在课文中画一画。
2、生提出问题
3、带着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4、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5、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学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探究感悟,体会表达效果。
⑴ 出示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启发探究,感悟父亲的心理活动: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为什么看了“好一会”?此时他心里会想什么呢?
(2) 这句话中的“得”字可以换一种说法吗?。应带着什么语气读这句?练读,指读。
(3)面对父亲的决定,男孩有什么反应?你能体会他此刻的心情吗?练读,指读男孩的话
(4)分角色读父子对话。
(5)理解男孩祈求父亲的心情和放鱼时的心情。
(6)如果可以商量,父子俩会有怎么样的对话?演一演。
(7)回顾男孩情感变化。
三、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这次钓鱼,放鱼的事,对于“我”产生极大影响,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2、汇报找到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同桌交流,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4、汇报对于重点句子的理解:
(1)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5、34年后作者还会抱怨父亲的决定吗?如果你是作者,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什么?
四、总结升华,探究实践。
1、出示名人名言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2、学习了课文,你们能试着用一两句写出你对道德的感悟吗?在本上写一写
3、学生练笔。
4、谈收获
板书设计 13 钓鱼的启示
钓到大鱼 欣喜若狂 -
放掉大鱼 依依不舍
获得启示 终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