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狼牙山五壮士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0个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人民用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人民用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1、导入:河北蓟县奇峰林立,两千多年前,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了刺秦的壮士荆轲,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歌。两千年后,五位八路军战士又在这铭刻着壮士遗迹的地方写下了更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庄严的读出这五位壮士的名字。
2、书写“葛”。
3、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些英雄壮士?
1、出示词语。
第一组:英勇奋战、全神贯注、斩钉截铁、昂首挺胸(教读)
(1)理解“斩钉截铁”——读句子,谈体会: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这组词语描写壮士壮举的词。
第二组: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指名读,描写壮士语言的词就叫壮言。
第三组词语:日寇、晋察冀根据地、集中兵力、大举进犯
(1)理解“日寇”(日本侵略军),“寇”指强盗。
(2)介绍:晋察冀根据地:抗战时期,共产党的大本营之一,山西省、察哈尔省、河北省交界。
(3)读句子,体会敌军猖狂。
(1)朗读课文,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理清课文层次,完成课后第二题。
(2)师板书小标题: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3)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
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从“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中任选一部分读文讨论:五壮士是怎样英勇奋战,抗击日寇的?画出体现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A.痛击敌人——第二自然段
四人小组读句子,谈体会。
B.第四、五自然段——顶峰歼敌
(1).小组汇报,出示出示图片,从班长的动作、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举”:举得越高,用力越大。
②“砸”:能否改为“扔”或“投”? 指导朗读
③比喻突出了什么?“雹子”:快、密,指导朗读
(2).“中国人民的仇恨”是指什么?(日寇侵略)
①日寇在当时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学生交流后展示 PPT图片
②联想自己:如果这样的日本侵略军就在你的周围,对你的同胞、对你的父母、对你的兄弟姐妹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时,你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
C.第6-9自然段——跳下悬崖的壮举
(1)神态描写
①板书“胜利的喜悦”:满怀自豪,满怀喜悦;
②“眺望”、“望望”:作者用了两个“望”,一个是“眺望”,一个是“望望”,壮士们心系部队和群众,眺望着远去的部队,他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望望”呢?充满了怎样的感情?(仇恨)满怀仇恨的望望,充满轻视、蔑视的望望。读句子体会。
(2)动作描写
① “屹立”:与耸立、站立比较。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形象屹立着,精神更屹立在我们心中。
②昂首挺胸:无所畏惧、坚决。
③ 砸碎;
④纵身:身体猛然向下跳。
(3)语言描写
从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对日寇的憎恨、对党的热爱)
2.音乐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