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珍珠鸟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积累好句好段。
2.借助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等方法,读懂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体会作者有序的表达以及“人鸟交替描写”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本文描写了动物由怕人到能与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信赖,孩子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喜爱与亲近,这篇文章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作者在写作上又很有特色,全文都是将人的活动与鸟的活动交替进行描写,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写法学习。
读懂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1.介绍作家冯骥才。
2.齐读课题。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板书难读的词语。
预设词语:垂蔓 蒙盖 葱茏 瞅瞅 雏儿 眼睑 眸子 画框 流泻
3.指名读词语、正音,全班齐读。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珍珠鸟的形象,完成练习纸上的第一个练习:
( )的珍珠鸟 ( )的珍珠鸟 ( )的珍珠鸟
5.交流对珍珠鸟的印象,并讲述理由。
6.同桌交流对珍珠鸟的印象。
7.借助自己的阅读体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抓关键词,体会珍珠鸟与人的逐步亲近
1.默读第8—13自然段,把描写珍珠鸟的语句和描写“我”的语句分别用()和横线标志出来。
2.交流标记的语句,并进行随时修正。
3.小组合作交流:从“我” 和珍珠鸟的表现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从“不管它”“不去伤害它”“继续写东西”等词中,读懂作者爱小鸟的方式。
预设二:从描写珍珠鸟的活动场地的词语中,读懂珍珠鸟与人之间越来越亲近。
预设三:从“起先”、“随后”、“这样久了”等词语中,体会鸟与人之间越来越亲近。
(二)发现写作方法,体会珍珠鸟与人的逐步亲近。
1.以第十自然段为例,师生合作朗读。
2.在朗读中发现写作奥秘——“人鸟交替”描写的写作方法。
预设:学生可能一下子很难发现这样的写作方法,分这样三步进行引导:
(1)师生合作朗读第十自然段;
(2)媒体动画演示朗读内容;
(3)学生在读悟中发现写作的方法。
3.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发现作者的写作特点——“人鸟交替”描写。
4. 齐读第十自然段。
(三)抓关键词,体会人与鸟之间的信赖。
1.默读13自然段,圈画关键词,体会温馨美好的画面。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3.细读“居然”、“竟”,体会人与鸟彼此信赖。
预设:分这样几步来引导学生学习
(1)交流“居然”、“竟”的意思。
(2)体会“居然”和“竟”背后作者心情。
(3)快速阅读全文,完成练习纸中的第二个练习:
珍珠鸟之前 ,现在居然 。
珍珠鸟之前 ,现在竟 。
4.再次齐读14自然段。
1.交流平时和小动物相处的经历。
2.课后,学着作者的样子,把自己和小动物的相处经历也来写上一段话。
一、初读课文,我认识和了解了珍珠鸟:
( )的珍珠鸟 ( )的珍珠鸟 ( )的珍珠鸟
二、默读全文,珍珠鸟的变化真是不可思议啊:
珍珠鸟之前 ,现在居然 。
珍珠鸟之前 ,现在竟 。
珍珠鸟之前 ,现在居然 。
珍珠鸟之前 ,现在竟 。
珍珠鸟之前 ,现在居然 。
珍珠鸟之前 ,现在竟 。
三、学习了课文,课后我也能学着作者的样子,把自己和小动物的相处经历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