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文中三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感受母亲的辛劳,体会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朴素而又浓烈的“母子情”,受到爱的熏陶和教育。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亲情,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但对大多数子女而言,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当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学习过程中,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也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通过品读对母亲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感受母亲的辛劳,体会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一、板书课题,导入课文
1、师: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2、生:齐读课题
3、师导入: 桃花潭水深千尺,慈母情深深几许?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梁晓声的文章,让我们去感受一位普通母亲博大的情怀。
3、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生默读课文。
2、课文读完了,请大家先完成一个练习题,出示填空题,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来是要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
3、生口头填空。
4、出示“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来是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忙碌)。我鼻子一酸,( 攥 )着钱跑了出去。
3、齐读这一段话。
4、重点提示多音字“龟裂”的“龟”的读音,并让学生说说龟裂的手是怎样的手?
5、提示攥的写法。
6、指导理解“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呢?
7、师导语:我找母亲要钱, 母亲一分不少把一元五角给了我,,一句话没说我,按理我应该——高兴才对。但是此刻的我只有四个字——鼻子一酸。我为什么会有鼻子一酸的感觉呢?大家打开课文,细细地默读《慈母情深》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文中母亲的哪些表现、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
三、品读课文,入情入境地体会慈母情深。
1、指名读让自己鼻子一酸的句子 。
2、师用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
(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①齐读。
② “震耳欲聋”什么意思?指导读好“震耳欲聋”这个词。
③耳朵都要震聋了!假若你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师:面对这样的环境,,你们可以转身就走。可是,“我”的母亲呢?课文中有些句子提醒着我们母亲是时时刻刻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请找出来读一读。
①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②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③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
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一次又一次的“大声”,一次又一次的“喊道”,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提醒我们——(齐读“句一”。)
孩子们,这还只是在今天、只是在那么一段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母亲一直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挣钱?(齐读“句一”。)
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生活、为了我们这些孩子,母亲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在震耳欲聋的噪声里,工作着,煎熬着。当你亲眼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里挣钱,怎能不鼻子一酸?
(2)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①找出这个句子中特别的地方:(“我的母亲”反复出现三次,并出现在句尾。)
按理来说,三句话可以合成一句话,按理来说“我的母亲”只用一个放在前面就行了。
出示“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男女同学分组读句子,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一个句子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电影中的一个慢镜头,在你的眼前反复出现)
②师范读这句话,生闭上眼睛想象你所看到的母亲的样子。
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的背是怎样的?(坚直,坚挺,笔直……)
你看到了怎样的脸?这是我母亲的脸吗?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拥有一张怎样的脸?(年轻,红润,滋润……)
你看到一双怎样的眼睛?这是我的母亲的眼睛吗?不是的,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的眼睛是——
③我读“我的母亲”你们读前面——再读;
你们读“我的母亲”,我读其它——
师:就在那一天,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竟如此疲惫,如此瘦弱。作为一名母亲的孩子,看到母亲如此辛劳地工作,我怎能不心酸呢?生齐读句子。
我们继续交流:哪些地方让你的“鼻子一酸”呢?
(3)“母亲说完,又立刻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①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立刻”,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②“立刻”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
③句子比较: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亲说完,迅速又坐了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马上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读一读,谈感受(四个立刻让人感觉母亲的工作很忙碌, 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给孩子读书,她一刻都舍不得休息)
④孩子们,在母亲工作的地方,“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已经变得这样瘦弱、这样憔悴,第一次发现母亲干活是这样拼命、这样劳累,你们说,母亲挣钱容易吗?你知道母亲这样拼死拼活地干,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吗?
出示梁晓声的小说《母亲》中节选的片断: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五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上班,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二十七块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左右。
师:一元五角,相当于母亲拼死拼活干两天的工资啊!如果说,来工厂之前,你还找不到某种感觉,那么,现在,此刻,你目睹了母亲的工作环境,你目睹了母亲憔悴的神情,你目睹了母亲忙碌而极其瘦弱的身影,作为儿子的你,这么多的钱,你还想要吗?可是,母亲呢?当儿子开口要钱,一次要这么多钱,我的母亲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4)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她爱看书的。”
如果说,写母亲神情用的是慢镜头,写母亲干活用的是快镜头,那么,写母亲给钱用的是——特写镜头。放大了母亲给钱的动作,一个字——塞。
①把“塞”圈出来!请问,这是怎样地“塞”呀?(这是有力地塞,毫不犹豫地塞。)
②孩子们,请你再琢磨琢磨,母亲塞给我的,仅仅是那一元五角钱吗?
是爱,无私的母爱。是希望。望子成龙的希望。是深深的慈母情啊!
四、整体朗读,升华情感。
1、师导语: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和作者去感受“慈母情深”。
师: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
师:我在角落发现了母亲的背影,于是,我大声地呼唤:“妈—”
生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我告诉母亲,我要钱买书。旁边的一个女人劝母亲不要给我钱。
生读: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她爱看书的。”
生读:母亲说完,又立刻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就这样,我的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
2、孩子们,拿出你的笔,写下“我”的悔恨、我的心疼、我的感激、我的愧疚、我的决心、我的懂事、无论你写什么,请千万记住,“妈妈”这个词语至少出现三次。
生各自写话,5分钟后交流朗读。
师小结:孩子们,慈母的情,滋润着我的心田,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无言的教诲中,我长大了,我们共同长大了。这一切,因为什么?因为这春风化雨般的四个字!(齐读课题。)
慈母情深深几许?慈母情深深似海啊!孩子们,读着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感动着梁晓声的慈母深情,你会很自然地想到哪个人?(我的妈妈。)
五、阅读延伸。
师导语: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小诗中结束今天的新课。
生齐读冰心的《 纸船—寄母亲 》
六、作业布置
请把平时母亲关爱你,感动你的那些小事选一两件写下来,和课文一样用上一些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