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理解“龟裂 震耳欲聋 攥” 等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练习仿写。
3.感情地朗读感动的地方, ,唤起学生对慈母形象感知,体会深沉的母爱。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亲情小说《母亲》。作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摄取了少年时期生活的一个镜头: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不难。这类文章的教学只需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便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教师可以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老师做融情引导,和对表现人物写法提炼。
通过理解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练习仿写。
1.理解字词
通过昨天的预习,谁想带同学读读这些词。
脊背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陷入 龟裂 数落 忙碌 攥
请选恰当的词填在这段话中:
我一直想买本《青年近卫军》,想得(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时,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我买了罐头给母亲,母亲又补齐钱给我买了书。
2.文眼导课。
这位作者长大后成为大作家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我日夜祈祷的是这回事儿。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避开人我躲在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他就是梁晓声。一起进入课文,板书: 慈母情深
(一)自读自悟,用心批注。
请同学们先读读导读提示,梳理出教学要求。
1 默读课文,请用~~~勾画出描写母亲外貌的语句、用===勾画描写母亲语言的语句。2 仔细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并在句子旁边加批注。请同学们拿笔开始默读课文,开始——(时间:4分钟)
(二)研读悟情,体会深情。
1.走近母亲,感悟形象。
★预设(一)“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说说你的体会吧。对,这就是对母亲外貌的描写。板书:外貌
为什么会如此瘦弱呢?是,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预设(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这句话很有特点,三次提到我的母亲,而且放到句末,我们平时会怎么写?
对比句: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你有什么感受?看看这段资料:④母亲是个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街道小厂上班,一个月拼命工作,得来27元工资。而一元五角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预设(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
这段话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①谈体会(关键词“立刻、一连串动作”动作快),板书:辛劳
③拓展材料:母亲这样争分夺秒地工作,她真的不累,不需要休息吗?我们来看看这段文字。
(课件:补充材料)
我以为母亲天生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其实,母亲累垮很多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好几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的挣扎起来,又去上班…… ——节选自梁晓声《母亲》
总结:孩子们,你们看母亲这哪是在工作,简直是在拼命啊!母亲这样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我们五个孩子,这又是何等的慈母情深啊!(指课题)
★预设(四)“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你知道什么是龟裂吗?大家看看这幅图上的手。说说你的理解。
是呀,母亲如此长期劳作,以前光滑的手变得如此粗糙,就是这样的手撑起了全家的生活,看看作者观察的多么细致,这就是我的母亲——读出来你的感受。
(一)体会母爱,升华情感
1.就是这样一位拼命工作、不辞劳苦的母亲,听说“我”要买书时,当母亲那个同事阻止她给“我”钱时,母亲却—— 齐读
课件出示: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对那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2.家境如此贫寒的母亲,却不顾同事的劝阻,毅然将钱塞到我手里了,再读这句话——从妈妈的动作、语言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3.情境演示:(师对生做塞钱动作):“孩子,这一元五角你拿去买书吧。”
此时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呢?(生自由答)
5.现在我紧紧攥着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这分明是母亲的——(心血、汗水、希望……)
6.千言万语凝成一个字那就是——爱 (板书画: 爱心)
总结:这真是“慈母情深深几许,爱在心头终不悔”啊!请再读课题
(二)感受母爱,读写联动。
看着母亲又开始忙碌地工作,拿着母亲塞过来的饱含爱与希望的一元五角钱,“我”——出示: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齐读此句)
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已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母亲,观察插图,仿照第16自然段,接着写一写这位可亲可敬的母亲。
小练笔: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____________,我的母亲。______________,我的母亲。_______________,我的母亲。 _________,我的母亲。____________,我的母亲。……
品读交流小片段,生生,师生互评。
1.正是母亲那博大、深沉的爱,时时给他力量,催他奋进,后来他成了一名大作家。所以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再读课题)。
2.总结写法。作者梁晓声抓住母亲给我钱买书这件小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慈爱、坚强、任劳任怨的慈母形象。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这样写人物。
五、总结延伸,拓展阅读。
1.总结。是啊!孩子们,我们每天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关爱,尽情地享受着如山的父爱,似水的母爱,沐浴在爱的长河中,多么幸福啊!大家在尽情享受爱的同时,我们也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今天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吗?
2.拓展。老师建议大家课下读读梁晓声的原著《母亲》。
1.总结。是啊!孩子们,我们每天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关爱,尽情地享受着如山的父爱,似水的母爱,沐浴在爱的长河中,多么幸福啊!大家在尽情享受爱的同时,我们也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今天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吗?
2.拓展。老师建议大家课下读读梁晓声的原著《母亲》。再写写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