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狼牙山五壮士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了解八路军将士英勇抗击日寇,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小立志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中国人。
故事个发生在70多年前,学生接受这个英勇事迹需要一定的过程,农村孩子阅读面有限,有关抗日题材多从影像中获取,且认识有片面性;我执教这个班时间短,许多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尤其是不爱动脑筋,不爱积极发言。
理解描写五壮士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前三部分,谁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说,师相机画悬崖图;板书:接受任务、歼敌诱敌、引上绝路;涂红课题中的"壮"字。)
二、顶峰歼敌
过渡:在选择绝路的壮举中,壮士的英雄气概还在继续。在接下去的场景中有哪些句子你觉得写得好的,读出来。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出示课件――班长砸的画面)
1、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抢、夺、插、举)
2、为什么马宝玉要夺他的手榴弹?(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
3、在这里,班长没有用手榴弹,他是怎样做的?
请大家把眼光聚集在“砸”字,能不能换成“投、掷、扔”?
在“砸”的背后,你能感受到五壮士的什么精神?(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4、就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读进句子里去吧。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读出来
个别读,学生评读。一起做动作齐读。
3、在这段时,文中有一处比喻,请你找出来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雹子”是什么?你见过下雹子时的情景吗?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 同学们,请你想象,无恶不作的敌人正爬上来,现在你们就是五壮士,面对这样的情景,请你读出这句话。
三、英勇跳崖
过渡:此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来到了悬崖顶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
课件出示(“屹立”图片):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2、可此时五壮士却做了一个令敌人们难以相信的举动,那就是——(跳下悬崖)
他们为什么要跳下悬崖?
(没有去路,后有敌人;宁愿跳崖而死也不愿意投降)
3、就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壮士们英勇的一幕吧。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怎样的五壮士?(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生板书
4、小结:是啊,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
师: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
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生:
6、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种爱与恨,正是壮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源泉。)
7、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
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
(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
让我们最后一起读出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吧。
四、小练笔:
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五位壮士说,把它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