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3个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概括能力差,他们知道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但是对这些描写进行感悟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描写及作用。学生对于父母之爱有所体验学习时要进一步体验那深沉的爱.
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一部分是文章重点,通过对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人物,并体会母亲的伟大及伟大的母爱和“我”对的感激与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难点。
1、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3个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一部分是文章重点.
通过对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人物,并体会母亲的伟大及伟大的母爱和“我”对的感激与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难点。
1、课件出示诗句(设计意图:以音乐烘托情感,创设情境。)
2、背景音乐中,老师深情诵读(设计意图:教师语言激情,点出主题,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妈妈是一盏油灯
燃烧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陪伴我慢慢成长
母亲是一颗太阳
奉献了自己浑身的热量
把严寒的季节变成一个个暖炉挂在我的心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慈母情深》,去感受一位普通母亲那博大的慈母情怀。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3、引导当"慈母"二字映入眼帘时,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在争先恐后中体会到了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情深.
4、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哪里看出慈母情深?
同学们,请快速扫描课文吧,看看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五年级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并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读书。)
师: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说。学生说后,教师给予表扬:能把一篇这么长的课文读成一二句话,真不简单!
2、“我”想买《青年近卫军》这本书,想到了什么程度?学生说后教师出示词卡 “失魂落魄”,引导学生理解。
对于我们而言,买一本一元五角的书容易实现吗?现在我们向家长要一元五角钱,大多数家长马上就会给你,因为一元五角钱,对许多家庭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对于家庭的日常开销来说,根本派不了大用场。但是,作者15岁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资料:
作者15岁的时候,处于我们国家的60年代,普通劳动者辛辛苦苦从早干到晚,一天的工资只有4角或5角。因此,你别小看这一元五角,在当时能买10多斤大米或者5斤最大的带鱼,已经够一个家庭半个月的伙食开销了。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觉得这一元五角钱对我家来说重要吗?你来说……你说……你还有……指多名学生说。
是啊,这一元五角钱对于我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可母亲却舍得给我买书。你能体会到什么?(慈母情深……)指多名学生说。
(初读课文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把描写母亲外貌、神态、动作的句子找出来,我们细细品味。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我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母亲工作时是什么样子的?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母亲的工作非常辛苦。)
(2)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忙于工作。工作辛苦、忙碌,顾不得抬头。)
这些是直接描写母亲工作辛苦的,那大家思考这句话中还从哪儿你能体会到?也就是间接衬托母亲工作辛苦的。
(3)周围几只灯泡的热量烤着我的脸。(烤说明灯泡很烫,工作环境恶劣。)
A、是啊,我只是站那一会儿,就感受到了灯泡的灼热,可是母亲要在烤脸的灯下,引读:一个极其瘦弱……挨得很近。母亲的工作是多么(艰辛)啊。我要的一元五角就是这样得来的啊,引读:我穿过……
B、母亲的工作,仅仅是弯曲极其瘦弱的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忍受着灯泡的炙烤吗?母亲工作的时候还要忍受着什么?(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难过、厌烦、马上走)自始至终,妈妈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没有停过。可是,母亲却要在这震耳欲聋的噪声中,在烤人脸的灯下,弯曲着极其瘦弱的脊背,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我买书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来的。
C、指名学生读我穿过……烤着我的脸。
2、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就是这样挣的呀!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疲惫的母亲)看到了一双什么样的眼睛?
(2)找同学读,老师读,谁能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我的母亲,三次放在一个句末)
(3)改说,我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比较: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比较读,看哪个句子表达效果好?个性朗读。我的吃惊、我的震撼、我的难以置信,这就是我的母亲。
这就是我的母亲,这是儿子对母亲的深深呼唤哪!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买书钱就是这样得来的,读……(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细节描写,具体地刻画了母亲疲惫的形象。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比较句子,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一元五角钱的来之不易。至于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这一知识点只作渗透,不用作过多的分析。)
3、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就是这样挣的呀!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四个“立刻”能看出母亲忙于工作,顾不上和我多说话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买书钱,就是母亲这样机械、枯燥、繁忙地工作挣来的。谁再来读?(学生朗读。老师:你读到位了。再找学生读。老师:你读懂了)。
母亲的工作是忙碌的,引读:母亲说完,立刻……立刻……立刻……立刻……
此情此景,不仅刺痛了儿子的心,也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哪!引导学生读两遍。
4、谁还要来说一说?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多音字指导)再解释龟裂这个词语之前,老师请学生欣赏大地龟裂的图片,请学生想象手指龟裂的样子。
这是一双龟裂的手,这更是一双劳苦工作的手,母亲就是因为艰辛、忙碌地工作所以手都龟裂了。虽然,母亲的手龟裂了,但是她仍在艰辛、忙碌地工作着。“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身上带的钱很少,“揉得皱皱的”说明这些钱在身上带了很长时间,不曾花掉。看出家境的贫寒与挣钱的辛苦。)
……
小结:母亲给我的一元五角钱,就是这样得来的,引读句子,一句一句出示: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过渡:大家找的这些句子非常好,大家思考这些句子通过什么描写表现了母亲,让我们眼前呈现了一位瘦弱的、辛苦的、疲惫的母亲。那大家继续读课文,找找哪些语句从语言上描写母亲的。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只要儿子爱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争气,母亲从来不吝惜花多少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母亲。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只要儿子爱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争气,母亲从来不吝惜花多少钱,但是如果是为自己花钱,她竟这样数落自己的儿子。她舍不得为自己花钱。
母亲用这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给孩子买书,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辛苦、通情达理、爱孩子、伟大……)
(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在读中悟、读中品,真正达到以读为主,以生为本。)
是啊,从这一元五角钱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忙碌、勤劳,更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慈祥、爱护孩子、伟大的母亲。这真是(指板书,齐读:慈母情深)。这慈母情深作者体会到了吗?你从哪儿能读出?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老师:母子连心哪!
此时此景,我有多少话,多少情,想对母亲说?
可以说你的自责、你的心疼、你的懂事、你的感激……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心里想说的话都写出来。找学生到台前来表达心声。
师:听了你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老师也想把心中的话语化作诗歌送给母亲。配音乐
总有一个人给我们温柔,
像是春日里淅淅的细雨。
总有一个人给我们鼓励,
像是冬日里温暖的太阳。
总有一个人给我们信念,
像是夏日里灿烂的朝阳。
母爱如水,
母爱如丝,
母爱如海。
过渡:关于母爱,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游子吟》,找学生朗诵。
游 子 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过渡: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是的,文中的“我”放弃了失魂落魄的书,为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老师:因为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大人了,想让辛勤、劳苦的妈妈补一补。可母亲却怎样?(数落了我。)但数落后,又怎样?(凑钱。)这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情深(学生再次齐读课题)。当我再一次攥着钱时,我还有理由拿这钱去买别的什么吗?(没有)为什么?(学生说:因为我不能辜负母亲对我的爱。)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此时,我想对母亲说什么呢?(这一环节从“我”怜惜、体贴母亲的句子中再次感受深深的母爱)
五、总结:
就这样,作者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作者梁晓声的童年是艰辛的,然而他却一直沉浸在深深的母爱之中,浓浓的关怀之下,因此,他有了第二本小说,第三本,第四本……请同学们快速读读梁晓声的成就。
出示资料:梁晓声,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他的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这一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慈母”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
过渡:梁晓声从一个贫穷的孩子到出色的作家,慈母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放音乐。正像这首歌中所唱——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同学们,母爱的伟大就在这点滴的细节中.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以,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放音乐,感恩父母
过渡:慈母情深,今天,请大家回去以后将课堂上想和妈妈说的话讲给妈妈听。吃饭的时候给妈妈夹夹菜,妈妈累的时候给妈妈捶捶背……
欣赏冰心的《纸船》。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写生活中的事例来突出“慈母情深”。
(学语文重在用语文这一设计正体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