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1.本篇文章最主要能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感受到母亲的一片深情。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提问学生平时和母亲所发生的一些比较感人的故事。
2.学生对生字词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自己所发生的故事,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
2、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1、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所迸发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母爱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梁晓声笔下的这位母亲,共同学习第18课《慈母情深》。(板书、齐读、)
1、慈母的情深深的印在梁晓声心里。它深在哪儿呢?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词语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屏幕出示: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
3、重点指导:
(1)龟裂的读音。
(2)“攥”字笔顺。
4、同学们《青年近卫军》这本书多少钱?一元五角多吗?这些钱对于我们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梁晓声出生在1949年,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超不多到他上学的时候有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生活非常贫困。而梁晓声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当时一个月的工作只有20元左右。要养活梁晓声他们兄妹共5人,生活是多么的困难呀?现在同学们还觉得一元五角钱少吗?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这真是一笔小小的巨款了。
5、出示原著的摘抄片段。
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臭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
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
——摘自梁晓声的《母亲》
1、拿到钱的我为什么“鼻子一酸”,想要哭了? 再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自读课文,细细品读句子,课文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读到感动的句子或场景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感受。
(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2、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交流读书感受。
3、指名交流,重点感悟以下语句:
(1)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a、 幻灯出示,自由读,交流体会。
b、 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小组朗读等方式,将内心的感悟表达出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 幻灯出示,自由读,交流发现了什么?
(2) 过渡:其实梁晓声的这三句话可以改成一句话,出示修改后的句子: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A、 自由读这两段话,体会哪句话好?,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一样。
B、 交流感受,再读两句话,感受表达方式的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句子比较,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表达方式不一样,其传达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对比朗读更深入地体会母亲的辛劳。)
(3) 师感情朗读原句,生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一双怎样的眼睛,一张怎样的脸?
(设计意图:教学中想象可以将文字性的东西具体化,通过想象画面学生能更充分感受到母亲工作的劳累,辛苦。也能进一步感受“我”当时的心情。)
(4) 指名交流,感受母亲的辛劳。
(5) 交流:记忆中的母亲是这样的吗?记忆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
(6) 交流:是什么让母亲的背不再直挺,双眼不再有神,脸颊不再光滑?
(7) 过渡:孩子们,看到母亲如此憔悴的面容,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交流后指导感情朗读。
(8) 过渡:这三次出现的“我的母亲”分明在向我们诉说着-——慈母情深。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主题,加深对课题的理解。)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1) 理解“龟裂”,“皱皱”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词语来感悟课文,同时锻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2) 指名读句子,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交流并指导感情朗读。
母亲说完立刻又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 幻灯出示句子,自由读,想一想四个“立刻”说明什么?(速度快)
(2) 指导读出速度快的感觉,说一说,从“立刻”中你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对立刻有个更直观的感受。)
(3) 创设情境,引导反复朗读:
母亲要供孩子们吃穿,还要供孩子上学,她怎么能停下来呢,所以——
母亲昨天是这样工作,今天是这样工作,明天还依然是这样工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没有停止过——
1、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也感受到了你们对母亲的爱,正因为“我”也爱自己的母亲,才会有“慈母情深”这样发自内心的感受。慈母情时刻激励着“我“,时刻催我奋进,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了一名大作家。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读书建议。
3、出示课后阅读链接。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已经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通过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体会自己母亲的辛苦,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