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慈母情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游子吟》这首诗,勾起了我们对母亲的段段深情的回忆,是母亲给了
我们生命,是母亲哺育我们成长。今天,我们就走近一位作家梁晓声的母亲,一起去感受博大的“慈母情深”。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默书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激起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难点打基础。)
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老师要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首先,请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错的地方帮他纠正,要求他再读一遍。
2.相信大家对这些生字词也不再陌生,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龟(jun)裂,课件出示“龟”的多音字。文中指“龟裂”的什么?龟裂的手是什么样的?齐读生字词。
3.读了课文之后,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于学生的预习教师必须摸底。)
二、学习课文。
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那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母亲的语句,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在旁边进行批准。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五年级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并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读书。)
2.自学课文,交流汇报。
3.第13自然段: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板书:瘦弱、辛劳),这是描写了母亲的什么呢?(板书:外貌、动作)还能从哪些句子看出母亲的辛劳呢?
第16段:如果这是你的母亲,你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呢?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学生朗读。老师:你读到位了。再叫一学生读。老师:你读懂了)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评价哪里读的好?那我们去掉“我的母亲”,试读,比较。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孩子披文入情,把自己设想成文中的角色,从“角色阅读”开始,体会角色的不同感受,进入“换位阅读”,移位入境,移位入情,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让阅读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过程。)
文中反复强调,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她疲惫、劳累。作者的内心一定更加心酸、心疼,寥寥几句话就是对母亲深情的赞歌。饱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吧!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设计意图:这一细节描写,具体地刻画了母亲疲惫的形象。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比较句子,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一元五角钱的来之不易。至于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这一知识点只作渗透,不用作过多的分析。)
第26段:为什么是揉的皱皱的毛票,是母亲辛苦钱呢?(出示)梁晓声在《母亲》这篇文章中写道:“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节选自梁晓声《母亲》
母亲此时掏出的仅仅是钱吗?是血汗、是爱、是希望。自读。(板书:动作)
第29段:读这段你发现了什么?从立刻感受到什么?(板书:辛劳、争分夺秒、坚强)(资料出示:我以为母亲天生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好几次累得瘫软在床上。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起来,又去上班……)读了资料,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体会母亲工作的繁忙单调乏味)
第28段“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一元五角钱对于母亲意味着什么?(这一元五角钱相当于全家人两天的生活费,相对于半学期的学费)(板书:开明、通情达理)(板书:语言)
4.这是一位瘦弱的、辛劳的、开明的母亲,但她是伟大的,因为她有无私的、博大的母爱。请深情地读一读课题《慈母情深》。
5.读了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所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文中
21段:不忍心
30段:那一天我发现了母亲的辛劳、挣钱的不容易。我应该是个大人了,应该懂事了,应该要回报、体谅母亲了。31、32段:心疼母亲。
34段:母亲挣钱不容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6.是呀,慈母情怀是深深的爱,是母爱的支撑使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出示梁晓声的资料。
(梁晓声,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他的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三、小结
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让我们也感受到博大的慈母情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设计意图: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小学高年级段)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所以,我们要注重内容的感知,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感知,通过感知语言的表现形式,了解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写了什么”与“怎么写的”和谐共生。)
四、拓展阅读
1.母爱是可亲可敬的、母爱是无私无畏的,老师为大家推荐阅读《母亲的“存折”》,感受别样的母爱,自读,谈体会。
2.世界上最广袤、最无私的是母亲的爱,那么作为子女是否能体会那无尽的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作家冰心《纸船——寄母亲》。指名读(配乐《懂你》)。
(设计意图:朗读课外阅读,诵读诗歌的链接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学生阅读欣赏再次体会母爱的伟大,升华情感。)
五、作业超市,任选两题。
1.阅读颂扬母爱的文章或诗歌,进行阅读。
2.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3.以“母爱是 ”,写一首小诗。
4.抄写有关母爱的名言。
(设计意图:“作业超市”:给学生留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空间,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外貌 瘦弱
母亲
动作 忙碌 平凡
神情 辛劳 伟大
语言 开明
(板书设计从课文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概况,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