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詹天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和学习创新精神,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出贡献的感情。
3、进一步体会学习课文时怎样一层一层的表达中心的写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9课《詹天佑》,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题示标,生读。)
师:为了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段,边读边思考: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怎样想的?
(3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1、学生开始自学。
2、指名回答。
预设答案:交流、品读以下几句:
A、“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扣住“亲自、始终、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等词句来谈体会。)
(2)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
(3)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多危险呀!他为什么不去安全的地方呢?
B、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是詹天佑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艰巨任务的重要基础。)
C、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指名交流。(这是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修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如果修得不好,帝国主义看中国人民笑话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提高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
比赛读。(要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师:文中先概括地给我们介绍了詹天佑是位杰出的工程师,那文章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呢(出示学习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试着画出示意图。
(3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生认真自学,并做好批注。
指名回答,不完善可补充。
预设答案:(主要遇到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为了使这条铁路尽快竣工,在开凿隧道上他根据居庸关和八达岭山势不同的特点,利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中部凿进法”,把工期给缩短了一半。)
3、请同学上台画出示意图。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边读课文,边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思考:詹天佑在青龙桥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2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2、预设:(在解决火车爬陡坡的困难时,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3、朗读课文: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詹天佑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来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朗读你本自然段吧。
五、指导写法:先概括后具体
过渡语:詹天佑身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我国第一条由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修建的铁路,这对于当时还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来说是何等引以为荣啊!文章正是围绕“杰出和爱国”一层层表达中心的,这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今后大家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也可以试着运用一下。
小练笔。
为了纪念那段难忘的历史,河北省政府在张家口重塑了詹天佑的铜像。孩子们,假如有一天,你亲眼目睹了铜像揭幕,我想,你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涌起很多感慨,你也一定有很多心里的话儿对詹天佑说。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上课文里刚刚学过的词语:
阻挠 要挟 嘲笑 毅然 杰出 爱国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回击 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