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用心灵去倾听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的交往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深切的怀念之情。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本文的语言朴素,平凡中饱含深情,读起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1.借助工具书理解“问讯处、密语、谋面”等词的意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课文内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2.通过批注式阅读感悟真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感受苏珊对“我”的关爱呵护和“我”对苏珊的感激怀念之情。
3.体会关爱他人的精神,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帮助别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1.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通过批注式阅读感悟真情,领会写法。
2. 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1.联系前文,谈话导入。
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理解题意,齐读课题。
1.反馈课前预学单一: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1)学生投影预学单,自主交流。
(2)学生互相补充。
2.反馈课前预学单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交流用不同方式梳理的主要内容(预设:文字式、小标题形式、图示等)
(2)教师随机点拨:把几件小事概括起来更简洁;用上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更有条理。
(3)修改内容,同桌对学说主要内容。
1.读1-11自然段,哪些内容使你深受感动,用横线画出深受感动的语句,并简要批注。
2.学生自主阅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深受感动的内容,重点聚焦三处内容。
4.集体交流“手指砸伤”这一处批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触动我们心灵,引发我们共鸣的词句,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运用感想式批注深入理解。
5.迁移其他两处批注,小组合作进行补充批注。
(1)合作要求:
自注:选定一处语句,自主批注。
互注:组内交流,组长负责记录关键词,形成两次批注。
展注:分工汇报,展示批注。
(2)展示二处批注内容,组际间互相补充,感受母子般的情谊。
第二处内容扣住“苏珊像母亲一样不厌其烦地解答问题”。
第三处内容扣住“苏珊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引导作者”。
6.迁移仿写,深化情感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分别是苏珊从“身体上、知识上,心灵上”给予作者关爱的三个材料,也是作者不断地成长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选取材料仿写,体现苏珊作为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对我的指引,学习作者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
那一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评价:师评、生评。
1.自主探究:长大后的内容,似乎不是在写“用心灵去倾听”,为什么还要安排这么长的篇幅来写呢?自主探究12-25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反馈
预设一:读懂“彼此倾听,彼此幸福”
从17-18自然段,读懂课题《用心灵去倾听》,倾听的是彼此的心声,是双方的。
预设二:读懂“彼此心灵间的默契”
从14-15自然段,读懂了作者和苏珊彼此的一份默契。感受前后照应的写作特色。
3.回顾往昔: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笑声中,儿时那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苏珊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苏珊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受结尾的默契与照应
(1)出示: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2)读着纸条上的留言,作者又想起了——出示:“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作者的心中涌动着——满满的感激、深深的怀念……
(3)苏珊永远地走了,但她那美好的“歌唱”留给了我们。学生用一句话书写自己的感悟,集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