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詹天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自学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3、引导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4、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
本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充分体现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而开凿隧道,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隧道,很有代表性。课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通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自学读书,讨论交流,相信学生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理清文章结构。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感受他的爱国情怀。理解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型设计的妙处,从而体会他的杰出。
1、自学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理清文章结构,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重点: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1.简介中国铁路建设的资料,引出课题。
2.走近詹天佑,出示个人简介。
3.周总理给予他高度的评价:中国人的光荣。
为什么给予他这么高度评价呢?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2.点名朗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京张铁路工程图,到文中找到有关句子。通过抓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体会这条铁路的重要性。
2.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帝国主义的阻挠)找到文中有关的段落,通过抓住重点字词来体会。
3.体会到了帝国主义的什么?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些段落。
4.詹天佑还面临着什么压力?(恶劣的环境)找到文中有关的段落,通过抓住重点字词来体会。
5.面临着这些压力,中国人怕了吗?(没有)用坚定的声音读读。中国人失去信心了吗?(没有)让我们自信地告诉他们吧!指导朗读。
6.他还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呢?找到文中有关的段落,通过抓住重点字词来体会。你读出了什么?(国人的期盼)指导朗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詹天佑是怎样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2.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
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理解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型设计的妙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
1.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京张铁路是由(詹天佑)亲自主持修筑的。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呢?(板书:帝国主义的阻挠,恶劣的环境,国人的期盼)
2. 再想想:上节课我们是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了课文的学习,并体会了它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抓关键词句,重点字词的方法。)
3.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下面的课文学习。
1. 同学们,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的修筑权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那么面对(板书内容)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地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2. 那么,他是怎样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讲了哪几件事?(课件展示)
3. 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课文围绕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1. 同学们,时隔百年,让我们跨越时空,再次走进施工现场。请同学们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令今天的我们深受感动?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课件展示)
2. 把你们刚才读书的收获,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一下吧!谁来谈谈。
文中句: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体会:他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不必到现场工作,让别人传达即可,而他是和工友们一起辛勤工作。
3. 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他可以坐在办公室里进行宏观调控,一些细节的工作可以由工人去完成,而他这样做了吗?(没有。)
4. 他是怎样做的?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5. 这种工作精神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以身作则,迎难而上,亲力亲为,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等等。)
6. 关于这段话,我们继续交流体会。
文中句: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体会:他白天已经很忙很累了,晚上还要工作。
7. 为了中国的铁路事业,詹天佑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我们继续交流体会。
文中句: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体会:他每天都坚持,不间断,始终如一。
8. 这种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在他修筑铁路的整个过程都是始终如一的。同学们,作为一名总工程师当遇到恶劣的天气,他可不可以暂时躲一躲?(可以。)
9. 然而他这么做了吗?(没有。)
10. 他是怎样做的?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11. 同学们,这种工作精神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认真负责,迎难而上,不辞辛苦等等。)
12. 同学们,塞外的狂风能吹动漫天的黄沙,但吹不动的是詹天佑的爱国之心,更吹不动他的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的是詹天佑的努力拼搏的精神和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感受一下詹天佑的不畏艰辛,身先士卒。指名读。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13. 继续交流读书的体会,还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文中句: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体会:可以看出他很认真负责。
14. 这种工作态度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等等。)
15. 大家想,假如说工程人员出现了马虎的情况,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畅所欲言:火车发生危险,修筑铁路的任务完不成,失败。)
16. 如果失败了,帝国主义的阴谋就会?(得逞。)
17. 那詹天佑是一次、两次对工作人员说吗?(不是,而是经常说。)
18.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施工动员大会上,詹天佑会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说: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19. 看见工程人员在施工的时候粗心,他会语重心长的地说: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20. 极个别的工作人员,面对条件的恶劣,而消极怠工,他严厉而又充满激励地说: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21. 小结:同学们,也正是这种工作精神,使詹天佑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大家想一想,是什么促使詹天佑能够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又是什么使他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呢?(爱国精神给予他不畏艰难的动力。)就是这种深深的爱国之情,才时时刻刻激励着詹天佑勇往直前(板书:爱国)
22. 还有什么地方令你感动,我们继续交流。当遇到困难时,詹天佑是怎么想的呢?
文中句: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3. 这段话是心理描写。通过他的心理活动,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了为国争光,克服困难。)通过这段文字,体会到了詹天佑深深的爱国之情。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24. 提到困难,快速找一找,文中都介绍了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
(1).文中句: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
体会:面对险峻的地理环境,他们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
(2).文中句: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体会:面对恶劣的环境,恶劣的天气,生命安全也没有保障。
(3).文中句: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体会:四个“哪里”体现出工作量大,繁重的工作任务。
25. 同时,詹天佑还要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藐视。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些困难,当我们再读这段话,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别样的触动,让我们共同地读一读,感受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26. 同学们,除了书中介绍的这些困难,詹天佑还面临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困难,请同学们看屏幕。(伴随音乐、课件展示)指名读。
27. 看了这几段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畅所欲言。)
28. 同学们,看了这几段让人动容的文字,相信让我们再读詹天佑心理所想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让我们共同再读这段话。读重点段。(课件展示)
29. 同学们,面对着接踵而来的困难,是什么激励詹天佑勇往直前呢?(深深的爱国之情。)
1. 同学们,在京张铁路的修筑过程中,有三项工程尤为艰苦。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学第五自然段,边读书,边思考,边试着画图:看看詹天佑是如何修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一会儿请同学们到前面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并配有说明。老师补充一下,一会儿自学和汇报时要抓住三点:一是这两座山的山势得点是怎样的?二是运用了什么开凿法?三是怎样经行开凿的?
2. 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自学成果。
3. 看看老师带来的课件。(伴随音乐、课件展示)
1. 面对青龙桥附近的陡坡,詹天佑又是怎样做的呢?(设计“人”字形线路。)
2. 谁能试着说说火车是怎样行驶的?可结合地图,也可以利用身边的笔做演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试着说说看,一会儿找同学汇报。
3. 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大家看他采用几个火车头?(两个。)
4. 能不能用一个字评价一下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的线路?(妙。)
5.说一说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妙处好在哪里?读文中段。(课件展示)
6. 就是说用两个火车头可以增加火车上山的动力,那么设计“人”字形线路减缓了火车上山的坡度。(课件展示)
7. 同学们,面对詹天佑的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你体会到了什么?(詹天佑刻苦钻研,有的聪明的头脑,超人的思维,不愧是我国的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板书:杰出)
1.同学们,(伴随音乐,课件展示,激情朗读:正是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正是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正是凭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詹天佑终于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这真是危难中的奋进,艰辛中的辉煌!)
2. 相信此时此刻,詹天佑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詹天佑说,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把它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