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詹天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教育。
3、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中华少年》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本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充分体现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而开凿隧道,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隧道,很有代表性。课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通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自学读书,讨论交流,相信学生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教育。
3、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中华少年》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詹天佑》+《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袁凤欣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教育。
3、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中华少年》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充分体现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而开凿隧道,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隧道,很有代表性。课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通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自学读书,讨论交流,相信学生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教法:
采用导读法,辅之以示图法、以读助讲法等进行教学。
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通过“读——说——画——说”的学习方弄懂课文内容。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我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抓住关键词“爱国”、“杰出”,提出本节课探究的主要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为感受爱国精神和感受杰出才干两大组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在感悟“爱国”方面,学生根据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詹天佑的资料,结合网页课件中教师补充的詹天佑的个人资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资料(出示网页课件),通过读课文抓重点词句,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举,体会他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使学生学会学习。
詹天佑的“杰出”主要表现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而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本课的难点,可在课件中设计了“读读画画”、“难点突破”两个栏目(出示网页课件),学生通过边读课文边画示意图,再结合“难点突破”中的三个小动画来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感悟詹天佑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跟随站天佑一起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深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二、品读课文 感知“杰出”“爱国”。
通过上节课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大家都知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毅然接受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修筑京张铁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任务,为中国人争气的?。
1、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法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在勘测线路过程中,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做好批注。写出感悟。
(2)学生谈体会。读第4自然段,再来感受詹天佑这浓浓的爱国之情.
他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是怎样精心设计施工的?这里要抓詹天佑的所做、所说、所想,来理解他工作认真、严密。
2、学习“开凿隧道”,“设计线路”部分。
从勘测线路中,我们可以看出詹天佑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们再来看看詹天佑在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时,又有怎样出色的表现呢?
认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有什么特点?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什么开凿方法?
(2)、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开凿隧道的简笔图。
a 请一名同学到板演。
b师出示课件演示。
c再请一名同学叙述开凿方法。
d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 缩短工期)(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言,是指在争辩中明理。)
小结:创造性地开凿隧道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的聪明智慧,但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设计“人”字形线路时的奇思妙想,不信咱们就一同看一看课文的第6自然段。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的走法。
自由读第六自然段思考:
(1)、詹天佑在青龙桥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2)、火车是怎样沿着人字形铁路爬上青龙桥附近陡坡的?
小组来演示解说。先纠正线路是否对。再(演示)火车上山的过程(事物投影显示)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骑车(或拉车)上下坡的情景,来体会、理解“人”字路线,用两个火车头,使火车平稳上下坡的道理,以突出詹天佑智慧和才能。
从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构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总结:通过刚才学习这三个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这条铁路,这条铁路凝聚了詹天佑的汗水与心血,智慧与才干,正因为有如此的爱国之心,这条铁路才提前两年竣工,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啊!做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祖国也有一片深情,让我们走进第八课《中华少年》吧!
三、拓展自学
1、用我们以前学习诗歌的方法分组学习第8课《中华少年》,思考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把感悟深的地方加以批注。
2、交流。
四、拓展阅读:
1、 必读阅读资料第20页《人字形铁路》、《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2、选读阅读资料第22页《泥腿子院士——袁隆平》。
五、拓展写作:
同学们,詹天佑的崇高的爱国思想、杰出的创造才能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呢?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