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詹天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开凿隧道和“人字形线路”两部分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创新精神。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固安县牛驼镇大吴村小学 曹瑞显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开凿隧道和“人字形线路”两部分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理清层次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个怎样的工程师?(投影:杰出、爱国);他的爱国表现在哪方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接受任务----)。那么他的杰出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出示目标:(投影课件,学生读)
二、深入研读,感悟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
1、精读第5自然段,我们看詹天佑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⑴学生读第5自然段,而后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⑵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各自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找学生到前面画)。
(3)交流反馈,体会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师投影)
①讨论:由两端向中间凿进施工会有什么困难?(对接困难)难怪詹天佑他要在峭壁上定点、测绘,难怪他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②讨论:既然中部凿井法能缩短了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使用?(抓住山势的特点回答)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
3、学习第6 自然段,看火车经过青龙桥时,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为什么?那火车是怎么爬陡坡的呢?(生对照插图读课文,自己动手,边演示,边总结。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老师可以找学生到前面演示)
④从詹天佑的设计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三、总结延伸,想象写话
1、各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出你的自豪、读出你的扬眉吐气。)
2、联系上下文讨论:为什么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修路前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威胁和嘲笑,詹天佑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3、看铜像,谈感想,总结詹天佑的优良品质(投影)。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已过去了一百年了,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感和非凡的创造才能仍激励着我们。当你站在青龙桥车站的塑像下,会想些什么?(学习他为国争光的爱国思想,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智慧才干)
四、课堂延伸:
通过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板书设计】:
詹天佑
接受任务:帝国主义 阻挠 要挟 嘲笑
勘测线路 两端凿进
杰出、爱国 施工 开凿隧道 中部凿进 创新精神
设计线路 “人”字形
提前竣工: 有力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