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用心灵去倾听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领会文章前后照应以及结尾的写作手法。
六年级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积累,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比如:生字新词的识记,正确的理解课文,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道德标准的判断,价值观的取向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课件出示: 用心灵去倾听 回忆一下,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课题,你心中冒出什么疑问?
2.默读课文,根据课题说说文章大意。 师:苏珊用心灵去倾听“我”说了哪些事呢?请默读课文1至12段,划出句子,简要地说一说。
3.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师:这三件童年的往事,在作者长大后的故事中,也有提到。读课文13——25段,快速地各找到与他们相对应的一句话。
4.学习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1.出示:“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师:为什么“我”会觉得苏珊就像“我”的第二个母亲?
请读课文1—11段,划出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来说一说。
2.学生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1)“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我想这一定是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在用她的魔法帮助我。
A 理解体会。
B 导读: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A抓住“耐心”“一遍遍”体会苏珊的耐心,对我的关爱。
创设情境体会苏珊的耐心。
B导读: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3)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A苏珊想了想,她在想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说?是
在你身边,有谁会这么用心良苦地为你想这么多,关心你的成长?
B导读: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1.师生合作读书。
师:长大后,我非常思念苏珊,所以又一次联系了她,拿起电话,童年的往事又浮上了心头,我故意问道——生读:“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师:她一下子认出了我,也幽默地回答——生读:“我希望你的手指好了。”
师:说完我们两人——生读:“一齐大笑起来。”
师:我感谢苏珊说——生读:她为儿时的我所做的一切有多么重要。
师:苏珊也感谢我说——生读: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师:于是我们相约见面。可是苏珊却没能等到见面那天。她生病了,为了守候约定,尽管身体很不好,却还——生读:坚持每天上半天班,直到最后一天……
师:最后,我只等到她的最后一句留言——生读: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师:我只等到了一句只有我才懂的一句话——
师:你懂得苏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单单只是告别吗?
2.小练笔:
当“我”收到这条留言时,“我”会有什么反应?我会想些什么?请写一写。
3.交流点评:大家写得真好啊!那为什么文章的作者结尾不像大家一样继续往下写?
好好揣摩一下,也许你的习作会更精彩。
1.用心灵去倾听就是用什么心去倾听?
2.用心灵去倾听能让别人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