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x课件(33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x课件(33页)《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pptx课件(33页)
1.《新闻两则》
毛泽东
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谁能说说这篇新闻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上黑板,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鄂 ( )豫( )绥靖( )
阻遏( )( )泄气( )
溃退( )歼灭( )管辖( )
锐不可当( )上当( )
要塞( )瓶塞( )
阻塞( )堵塞( )
è yù suí
zǔ è xiè
kuì jiān xiá
dāng dàng
sài sāi
sè sè
阅读全文,说出本文的六要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1、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人数之多(兵力)
(战线)之长
攻势之利
地点和事件结果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到“渡江区域”。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战况)
2、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

*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20日夜—21日夜
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安庆——芜湖
九江——安庆
芜湖——江阴
30万
35万
35万
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这几层意思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安排。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人的抵抗均甚微弱,东路军所遇到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军后写。
3、谈谈文中议论部分的作用。
从敌我双方阐述了渡江战役
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指出国民
党违背历史潮流,有力证明我军
发起渡江战役是正义的战争,使
文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你从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
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我军:
敌军: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
开头的小字部分是什么内容?
是“电头”部分,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
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
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①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②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1)②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2)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
(3)“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1)②句好。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毛泽东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
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划分层次:
第一层: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当即占领南阳。”
第二层:
“南阳为古宛县……多是生于南阳一带。”
第三层:
“在过去一年中……..已全部为我解放。”
第四层:
“去年七月…….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
第五层: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第一层
(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二层
(背景资料)
说三国,到后汉,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
(背景资料)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
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
第五层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概括段意:
1、南阳解放战争中取得的成就:
2、为什么不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要概述一年多来南线我军的战况?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扩大
了老根据地。
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
巩固了根据地。
南阳的解放,是南线我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
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
最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
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
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作 业 布 置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完成语文练习册。
预习《2.芦花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