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感受文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3、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4、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式阅读,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析文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并体味意境。
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导语:有一种画卷,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末清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轴精品——《记承天寺夜游》。
走进苏轼,感悟苏轼
整体阅读,把握全篇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读,注意正音。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然后进行抢答。
(屏显。)
⑴欣然( )起行。
《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咏雪》: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孙权劝学》: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⑶盖( )竹柏影也
《童趣》:盖一癞蛤蟆。
⑷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孙权劝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口技》: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⑸水中藻、葕交横( )。
(提示:用加字的办法解释。)
教师组织学生抢答。
提问: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见到了哪些景物?
指名回答。
寻友赏月
(屏显。)
寻友赏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学生齐读后,研讨下列问题:
①初冬之夜,苏轼本来是脱了衣服打算睡觉的,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了夜游的兴致呢?
教师归纳:是优美的月色激起了苏轼夜游的兴致。
②哪一个词语能够表现苏轼当时夜游的兴致很高?
还有哪些字词也能体现苏轼的心理活动?
教师归纳:欣然;念、乐、遂、寻、亦。
从苏轼的“解衣欲睡”,你能读出一点什么呢?
教师先让学生感知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到晚上就准备脱衣睡觉,然后结合屏示资料来理解苏轼的“解衣欲睡”。
(屏显。)
公元1079年,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共事”,近乎于流放。
教师小结: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中,此时此地的苏轼或郁闷,或悲凉,或寂寞,或惊喜,但是,是月光入户的那一瞬间,屋里顿时明亮了,正是这一现象激起了苏轼的情趣:欣然起行,夜游承天寺!只有对生活,对生命充满热爱的人,才能不辜负生活赐予的美景而由此雅兴呀!
庭中月色
(屏显。)
庭中月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请一位同学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生交流后,让学生再读这个句子,把自己融入这个月的境界。
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想象“庭中月色”描绘的画面。
(屏显。)
(在宁静清新的钢琴曲《Kiss the rain》中,教师深情提示:那或许是一副皎洁空灵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那或许是一副摇曳多姿的画面,竹柏的影子就好像是水草交错纵横,仿佛触手可及;那或许是一副清幽宁静的画面;那或许是一副似真似幻的画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师生交流。
朗读这个层次,读出感情。
月下抒怀
(屏显。)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探究下列问题:
①此时的苏轼和张怀民可能会谈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这里的“闲人”可能是怎样的人?
教师归结:闲雅之人、清闲之人、悠闲之人。
(屏显。)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辖,以山林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再次感受他们两人是怎样的人?
教师归结:心胸坦然之人、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志同道合之人。
③朗读这个层次,读出感情。
④教师小结
在常人眼中,这里也不过是一轮最普通的山月,而在苏轼的眼中却写满了种种情趣!此时,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一个闲置之人,身处逆境,还能拥有闲情逸致,拥有积极追求美好事物的乐观豁达情怀!
(屏显)让经典永驻人间
叙事:月色入户→欣然(欢欣)→念(微撼)→遂(激动)→寻(急切)→亦(心有灵犀)→相与步(平和从容)
写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影——藻、荇交横
抒情:无月?无竹柏?但少闲人
教师总结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五、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苏轼《东坡志林》;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2、收集一个身处逆境却乐观不屈的人物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