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詹天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这三件事,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2.体会本文如何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来表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描写描写一个人物,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3.教会学生如何把字写得端正、规范、美观。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读课文——做批注——谈感受——说词语——读课文”的方法感悟关键词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2.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画示意图体会、结合动画讲解等方法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2.体会本文如何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来表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描写描写一个人物,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3.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画示意图体会、结合动画讲解等方法体会詹天佑的 “杰出”和“爱国”。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仿写一个人物,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3.教会学生如何把字写得端正、规范、美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主要体现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这三件事上。今天我们来进一步体会他的“杰出”和爱国。
(一)批注体会,赏析“勘测线路”
1.在“勘测线路”这件事上,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具体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用“ —— ”在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关键的词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1)出示教师批注范例。
(2)学生根据教师批注概括词语。
(3)学生把概括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课文中的这个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概括学习方法:读课文——做批注——谈感受——说词语——写词语——读课文。
(6)学生读课文,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自读、自思、自批,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说出自己概括詹天佑“杰出”和“爱国”的词语,把概括的词语写到黑板上,然后带着自己的阅读感受读课文中的词语,再把词语带到句子中读一读。教师在此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和朗读词语、课文。
【预设交流句子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教师相机提问:"詹天佑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遇到了什么样的嘲笑?"
学生回答。
【预设交流句子2】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预设交流句子3】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教师相机提问:“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学生回答。(语言描写)
【预设交流句子4】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学生读到“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这三话中的其中一句话时,教师相机提问:“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学生回答。(动作描写)
学生读到“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这句话时,教师相机提问: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学生回答。(环境描写)
【预设交流句子5】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教师相机提问:“遇到困难,他总是想,你认为他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说困难后,教师请学生读这句话,然后提问:“你强调了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 学生说完困难后)教师相机出示以下资料(教师朗读):
1.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2.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3.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4.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教师相机提问:“这里运用的又是什么描写?”
学生回答。(心理描写)
教师小结:
勘测线路这个部分,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以后,同学们在写人的作文时,也要学会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二)画图体会,赏析“开凿隧道”
1.我们接着来看开凿隧道。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第5自然段,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地名 | 地势特点 | 采用方法 | 结果 |
居庸关 | |||
八达岭 |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第5自然段,并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学生画完)教师相机提问:“对照课文内容,看看他们谁画的更准?为什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教师对照(画得较准同学)的示意图,提问:"你认为詹天佑的杰出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大家的发言都很好。詹天佑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的工程师。
(三)动画讲解,赏析“设计线路”
1.我们再来看“设计线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6自然段,对着课本插图,思考: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路?
学生回答。(人”字形线路)
2.你对“人”字形线路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设计呢?”
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追问:“这样的设计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人想出来过,这叫什么?”(提醒学生用词语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所说的词语都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的杰出。
教师:“谁来做一回詹天佑,结合动画,给同学们讲解一下你的杰出设计——“人字形”线路?”
一生扮演詹天佑讲解“人字形”线路。
教师:“现在你们都理解‘人字形’线路了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使用人字形线路后,隧道由原来的1800米缩短为1091米,工程费用节省10万两,施工的难度和强度也降低了,中外人士称之为绝技。
詹天佑以自己杰出的才能,不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还为清政府节省白银28万两,所用的费用仅为外国估价的五分之一。詹天佑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自己设计铁路的!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学到现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看出本文采用了什么的写法?
学生回答。(先概括后具体)
1.总结全文:
课文主要通过“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三件事,表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而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体现在
(学生读黑板上“勘测线路”部分学生书写的概括詹天佑“杰出”和“爱国”的词语。)
在“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这两部分,刚才同学们还说到哪些词语?
学生回答。
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学生回答。
同学们知道的词语真多啊!你们真棒!
2.拓展延伸
(1)搜集詹天佑杰出和爱国的其它事例。
(2)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