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他____了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习作:“他____了”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他____了”,目的是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从多个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把他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例文片段,提供了一段话,描写某个人陶醉时的样子。第二部分是3条写作提示,告诉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第三部分是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好例文,重点分析,明确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写一个人的样子。另外,注重习作的点评和修改,引导学生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重点)
2.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学会将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重点)
3.能交流分享习作,感受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够正确地评价习作,学会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习作,让自己的习作更加优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习作例文。
学生准备:回想一个人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学会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1.用一件事表现一个人,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2.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路,激情导入
1.导入: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习作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于微处见妙。
2.板书习作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激情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多彩的回忆,感受他人或激动,或伤心的瞬间,为下面具体描写一个人的样子做好铺垫。
二、例文引路,小试牛刀
1.出示例文片段。
2.请大家读这个片段,注意作者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3.指名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小结:这段话通过对这个人表情、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他欣赏雕像时的样子。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但是从文字描述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他一定看到了一个艺术精品。
4.引导思考:从刚才大家的分析中,我们来探讨一下,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
5.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6.结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
(1)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2)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3)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7.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呢?(分小组进行讨论,推荐代表进行交流)
8.小结:同学们,如果能像大家说的一样,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将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那你的习作一定会更出彩。
设计意图:围绕例文片段,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把一个人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写具体。
三、明确要求,尝试写作
1.引导学生回想同学、亲友、父母陶醉、生气、伤心时的样子。
2.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等。
3.让我们用一段文字,记录下那一刻、那个人的样子,将其珍藏起来。赶快拿起笔来写一写你刚才的感受吧。
4.接下来就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抓住最令你难忘的一个点,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运用恰当的方法细致、精彩地描写最令你难忘的瞬间。(音乐起)
5.学生尝试片段写作。
6.教师巡视,略作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例文片段,了解怎样把一个人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写具体,再让学生动手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四、展开评价,修改习作
1.投影显示两到三个学生的习作片段,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修改,在评价中教学修改技巧。
2.开展师生评价,紧扣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共同学习写作、修改技巧。
3.尝试修改后,和同学们再次深入交流,再对习作进行修改。
4.作业布置:完成习作。
5.小结:于微处见妙,于细处见情,细节的力量就是“润物细无声”。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成就美丽。文章因为描写细节,才呈现精彩。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用细节描写抒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经过师生的评议,学生既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又发现了自己习作的缺点,动手修改起自己的习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范文引路
她生气了
以前,我只见到过李老师开心时的样子,从来没见到过她生气时的样子,可是那天我真的见到了。①
那天是星期三,我们下午有一节体活课,碰巧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就改为室内活动了。李老师看我们有些扫兴,便允许我们在班级里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不必看书。②
我们听了以后,别提多开心了,一起大声说“谢谢李老师”,然后就开心地玩了起来,可是这一开心,就慢慢变得“忘乎所以”“乐极生悲”③了。
一开始,我们小声地聊天,偶尔发出有些大声的哄笑,李老师坐在讲台前看书,并没有说什么。有些同学一看李老师没有什么反应,就有点儿得寸进尺了。后面几排有的同学竟然拿出零食嚼了起来,还招呼其他同学来吃,有的同学把练习本上的白纸“嚓”的一声撕下来,叠纸飞机,喊着往其他同学的身上扔,更有甚者竟然说着说着抡起书包砸向同学,结果两个人吵了起来……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李老师突然间“拍案而起”④!只见她紧皱眉头,狠狠地瞪向我们,双手用力地合上书,猛地砸向讲桌,“咣”的一声,吓了我们一跳,然后她几步走到第一排同学的面前,抬起右手,大声地冲我们喊起来:“你们想干什么?不想上体活课了是不是?给你们一节课的时间来放松放松,还说谢谢我,你们就这么放松啊?就这么谢我呀?你们还有没有点儿纪律性啦?你们不知道这么做会影响其他班上课吗?你们是高兴了,其他人怎么办?这儿还有安静读书的同学呢!”然后她大喝一声:“体活课取消!你们后面那三排的男同学闹得最凶,每人放学时都给我交一份检讨,到办公室等着我!其他同学给我把这学期学过的所有古诗每首抄写三遍!没抄完的不准下课!”⑤
李老师是真生气了!我们头一次看到她被气成这样,吓得仿佛看到了火山爆发一样不知所措。后面的男同学纷纷低下头写起了检讨,其他同学也只好低着头打开课本,在本子上抄写起来。
李老师的气还没消呢,背着手走来走去,走来走去,不时地看看我们,再看看地面……直到下课铃响起,她才走回讲台坐下,坐下时还低沉地说了一句:“不准下课!”⑥
行文写法赏析
❶从来不生气的老师生气了,以悬念开篇,引人阅读。
❷交代事情的起因,言简意赅。
❸“忘乎所以”“乐极生悲”,用词生动。
❹“拍案而起”说明李老师十分生气。
❺一连串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将李老师当时生气的样子描写得十分具体,画面感十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❻继续用细节描写来体现“李老师的气还没消”,并以此作为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总评:1.本文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有条不紊地叙述了整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详细描写了李老师生气时的样子,思路清晰,重点突出。2.能够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李老师生气时的一系列表现,十分具体、生动,人物当时的情态呼之欲出。3.语言活泼、流畅,许多四字词语的巧妙使用也丰富了表达的效果。
教学反思
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语言等多个角度,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学生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对细节的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没有任何感染力。所以说,学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片段写作只是第一步,目的是习得写作的技巧。而真正完成自己的习作之后,对作文进行修改润色才是完成一篇好作文的关键。本节课试着让学生修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并写下评语。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写作的技巧融入到了评讲段落中。一边评讲,一边传授润色技能,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修改已经写完的作文,能使作文水平在短期内飞速提高,从而使“写完”变成“写好”。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曹雪芹也说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的雕琢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成为一篇美文。可见修改在一篇佳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