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教案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红楼春趣
【教学目标】
1.会认“恰、屉、嫣”等10个生字,并掌握1个多音字“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基本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在阅读中感受放风筝的热闹和情趣,并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赏析放风筝的场景,体会放风筝之趣。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体会放风筝的趣味,讲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故事,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插曲《葬花吟》,再播放《红楼梦》中“放风筝”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后感想。
导语:“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说的是什么呢?(学生答:风筝。)不错,就是风筝。放风筝历史悠久,是一项人人都喜爱的娱乐活动。大观园中的众人也对放风筝充满了兴趣。看,他们急匆匆地拿来各自的风筝,正准备放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的《红楼春趣》,感受放风筝的乐趣。(板书:红楼春趣)
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红楼春趣”中的“趣”指什么?这种“趣”体现在哪里?牵涉哪些人?他们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2.出示读书要求,自主朗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上段落序号。
(3)圈出生字新词,在重点句子下面画横线,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听朗读音频,边听边学习停顿和对话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
4.学生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读不通的地方读通顺。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划分层次,并说一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大家发现无主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紫鹃说要取下来放,遭到反对,黛玉提议放风筝,放晦气。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宝玉和众姊妹各自拿出自己的风筝放的场景。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众人放飞风筝后散去。
2.给每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小组探讨后交流。
交流后明确:发现无主风筝;各自放出风筝;风筝飞走。
3.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写的是宝玉和众姊妹放风筝的场景,但有详有略,对谁放风筝的情形写得最为详细?
示例:
生1:对宝玉放风筝写得最为详细。
生2:描写宝玉放风筝的文字详细地写了他的语言、神情、行为等。
(2)了解每个人所放的风筝,填写表格,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课件出示)
风筝主人
宝玉
黛玉
探春
宝钗
宝琴
风筝名称
美人儿风筝、不知名风筝
美人儿风筝沙雁儿风筝
软翅子大凤凰风筝
一连七个大雁
大蝙蝠
(3)品析重点语句,了解放风筝的情景。
①了解缘由。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头子们回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这里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描写挂在竹梢上的大蝴蝶风筝,设置悬念,同时也是这个风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由探春和黛玉的话可知,放风筝和放晦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古代放风筝一般在清明节,众人借着花红柳绿之时,把过去一年的不顺通过风筝放出去,所以放风筝又有放晦气的说法。见到别人风筝落下,老百姓都不会去捡,因为那是别人的晦气,捡了等于把别人的晦气给收了。
②品味乐趣。
A.第2自然段是如何描写丫头们的?表现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丫头们的动作,表现了她们对放风筝兴趣浓厚。
B.文中是如何描写宝玉的?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明确:这里作者抓住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不能放飞风筝时的急躁。描写生动,读来如在眼前。
③把握形态。
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这句话是怎么描写风筝飞走的情态的?
明确:这句话按时间顺序,抓住风筝的形状,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写得十分生动。“鸡蛋”“黑星儿”写出了风筝的形状变化。开始,众人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了。从这生动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众人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
(4)文章围绕“趣”来写,请探讨本文的“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示例:
生1:“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全员出动,拿出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精美无比的风筝,欢乐、开心地放飞。
生2:“趣”在放风筝时,桃红阵阵,杏雨纷纷,柳絮随风,芳容曼妙,那些充满着青春和朝气的欢声笑语显得格外明媚动人。
生3:“趣”在放风筝时,“事故”不断:宝玉本想放大鱼风筝,结果被晴雯放了;又想放大螃蟹,结果已给了三爷(贾环)。最后终于拿来一个美人儿风筝,却飞不起来,只起房高,就落下来。
生4:“趣”在大家互相打趣,互相帮助,互相劝说安慰,互相怜惜,充满了姊妹亲情。比如众人劝说黛玉放风筝,把病根儿都放了去。
生5:“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对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向往,他们希望风筝能把黛玉的病根儿带走,把晦气带走。
(5)作者把故事写得有趣,也把人写得有趣,探讨并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示例:
生1:贾宝玉给我的印象最深。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他顽皮、欢乐,一点儿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从未放一遭儿也不气恼;看见美人儿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便急得头上出汗。众人大笑,他恨得把风筝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生2:黛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宝玉的风筝飞不起来,她指出原因是“顶线不好”,要叫人去换,说明她很聪明,而且乐于助人,对宝玉很有情义。
(6)拓展延伸:《红楼梦》中,风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它还是人物命运的暗示。你能由文中各人所放的风筝联想到他们日后的命运吗?
明确:①美人儿风筝暗指黛玉,暗示宝、黛之间没有结果;②凤凰风筝取“凤凰于飞,其鸣锵锵”的反义,暗示探春的婚姻不幸;③宝钗的一连七个大雁风筝指终不成双。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具体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众人在春日的大观园放风筝时趣味盎然的场景,明确了他们不仅是要放掉平日的不顺、晦气,更表达着对自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
2.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阅读《红楼梦》,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