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蒹葭》教案教学设计(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驻马店市第十中学 李月玲)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诗经·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这首诗借景起兴,描述追寻意中人而不得的感受。此诗描写意中人——“秋水伊人”行踪飘忽不定,而追寻者执着不变,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意象。诗歌的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的风格“洒落”。
《蒹葭》出自《秦风》,最令人不可捉摸的还是主题的多义性。“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无论怎样,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的、热爱的人则是不错的,追求的精神却是不变的。但是一般将“伊人”视作恋人的较多,并且“伊人”为美丽的姑娘。因为似乎只有男女青年的爱才如此浓烈真挚。
我把这一课的主题定位在爱情诗歌的赏析上,因为将爱情作品编入高中教材的不在少数,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纯洁真挚健康的爱情观,并且将《诗经》中的开篇《关雎》进行比较阅读。
这首诗歌看起来很简单,是一首爱情歌谣,可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显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即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因此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把这首诗歌的教学过程定为:自读感悟——品读背诵——点拨引导——拓展赏析。
教学目标:
1、了解 《诗经》 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把握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3、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章叠句” 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 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教学过程:
一、自读感悟,体会情感。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重点是“六义”。
2、背诵诗歌,由重章叠句的手法入手掌握背诵的方法。
3、体味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用一段文字描绘诗歌的意境(画面)。
4、将《关雎》与《蒹葭》结合起来诵读,结合诗歌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编一则爱情故事。
5、给诗歌《关雎》或《蒹葭》的作者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的写法: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参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颁奖词:贾平凹《秦腔》颁奖词: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解读。
麦家长篇小说《暗算》颁奖词: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的展现。)
6、对诗歌的多义性谈谈你的认识,作为爱情诗来解读,你从中领悟怎样的爱情观。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三、品读背诵,感知手法。(重章叠句及赋比兴)
1、学生背诵,谈谈你是怎样利用《诗经》“起兴”及“重章叠句”的手法快速背诵的。
明确: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起到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2、学生填空:将红颜色的字空出来,让学生填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3、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读出诗歌的节奏,叠音词的运用,七个四字句,二二拍的节奏,最后一句五字句,使诗句抑扬顿挫。(这里让学生拍手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歌谣的特点)
四、点拨引导,品味语言。
1、学生描绘画面教师描绘画面,感受意境之美。 深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学生品味景物描写的“三美”,即“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从景物描写的变化中体味情感,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板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凄清寂寥 焦急惆怅 扑朔迷离、美丽动人 热烈向往,执着追求,朦胧飘渺
板书:
意境美:清凉幽渺的深秋,茂密苍青的芦苇,晶莹透亮的露水,呈现一种凄清寂寥朦胧的意境。
痴情者的形象:憧憬焦急,热烈倾心,执着追求。
秋水伊人:扑朔迷离,朦胧飘忽
3、理解诗歌的多义性,进一步体味含蓄、朦胧之美。我们将此作为爱情诗来解读,谈谈从诗歌中领悟到的爱情观。
明确:“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诗歌的主旨“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以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无论怎样,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的、热爱的人则是不错的,追求的精神却是不变的。但是一般将“伊人”视作恋人的较多,并且“伊人”为美丽的姑娘。因为似乎只有男女青年的爱才如此浓烈真挚。
爱情观:反对“闪婚”“闪恋”,反对“只求一时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真挚纯真,专一执着,含蓄高洁……
四、拓展赏析,加深理解。
1、背诵《关雎》,进一步体味重章叠句、“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比较两首诗歌内容方面的异同。
2、将《关雎》与《蒹葭》结合起来诵读,联系诗歌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展示编写的一则“从春到秋的爱情故事”。
3、给诗歌《关雎》或《蒹葭》的作者写一段颁奖词。
板书:
篇 目
艺术手法
内容
关 雎
重章叠句
赋比兴
“窈窕淑女”形象优美鲜明。
追求者
热烈向往,执着追求
蒹 葭
重章叠句
赋比兴
“秋水伊人”形象朦胧飘忽。
4、多媒体展示《关雎》与《蒹葭》颁奖词,在颁奖词中结束教学。
《关雎》的颁奖词:以和鸣的雎鸠起兴,美丽贤淑的女子与温文尔雅的君子结为琴瑟之好,悠扬婉转的爱情歌谣传唱至今。
《蒹葭》的颁奖词:秋水伊人的扑朔迷离,痴情恋者的热烈执着。山路崎岖漫长,痴情者上下求索;河水曲折悠远,秋水伊人在水一方。优美的诗篇,古老的歌谣;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六、布置作业:默写两首诗歌,做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