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黄鹤楼》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黄鹤楼》ppt课件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黄鹤楼》ppt课件免费下载
崔颢
黄 鹤 楼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历代文人墨客登楼吟诗作赋,畅抒情怀,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文赋过百篇,且有多如珠玑的神话传说散落民间。
黄鹤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大约黄鹤楼边的“搁笔亭”就是因此而建的。
李白十几首诗里都涉及到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千古绝唱,感情真挚,自然流畅,景色绚丽,神姿昂然,风流天下,传之久远。
诗词中的黄鹤楼
此外,李白还有“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等诗句,都反映了诗人对黄鹤楼的眷恋之情。不过,他专写黄鹤楼的诗确实没有。这大约正是由于崔颢的诗写的太好的缘故吧。据说李白受崔颢这首诗的影响,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以同《黄鹤楼》一较胜负。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鸳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两首诗在唐朝描写景物的诗里,的确可以互相媲美,也都堪称佳作。
▲贾岛《黄鹤楼》“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
诗词中的黄鹤楼
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黄鹤楼的命名由来
白云黄鹤图
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东吴主公孙权下令“城江夏山”,也就是下令在武昌江边倚着蛇山建一座城池。当时,孙权的主要对手曹操与东吴隔江而制。因此,长江天险的防守对东吴来说非常重要。为了随时掌握江上的情况,在修建武昌城的时候,还在沿江一处叫做黄鹄矶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望楼。这座望楼,就是黄鹤楼的雏形。
随着历史的演变,黄鹤楼逐渐失去了它的军事价值,而成为人们饮酒消遣,欣赏风景的好去处。在一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黄鹤楼可以说是饱经沧桑,受尽磨难。它先后十余次毁于战乱,或意外失火。先后十余次被毁,又十余次被重建。黄鹤楼最后一次被毁是在公元1884年,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81年动工,1985年建成的。
黄鹤楼的历史沿革
《黄鹤楼》图片欣赏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图片欣赏
黄鹤楼只是中华建筑璀璨明珠中的一颗,和它齐名的还有位于湖南省北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岳阳的岳阳楼、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之滨的腾王阁以及位于山东烟台的蓬莱阁,请大家在课后利用各种媒介去了解和这些建筑相关的文化知识,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岳阳楼
腾王阁
蓬莱阁
岳阳楼
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
腾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腾王阁序》而著名。
蓬莱阁
蓬莱阁景区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传说蓬莱、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东寻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之地。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神话传说,便源于此。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七言律诗)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全唐诗》中收录了他42首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
然终因他求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崔颢宦游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
写景: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於是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 的感慨,并因日暮而生思乡之情.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传说中的仙人已经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了一座巍峨的黄鹤楼。(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
(写黄鹤楼前实景: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又是对仗工整的千古名句。)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的汉江滚滚,烟波浩渺,使人更生思乡之愁。
(本句点题。至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表现出来,怀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了人生失意和思乡之情。).
注释: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
**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
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