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26、小 石 潭 记
展示课
一、导入: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这位作家是谁?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预习交流
1、欣赏课文朗读
2、作者 ,字 ,山西人,世称“ ” ,唐代著名文学家,“ ”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 》是《永州八记》之一。
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
小石潭记
3、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佁然( )
俶尔( ) 翕忽( )
差互( )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huáng
liè
chí
yǔ
kān
yǐ
chù
xī
cī
liáo
chuàng
suì
试一试,你掌握了吗?
4、解释下列词语
清冽 ( ) 佁然 ( )
俶尔 ( ) 翕忽 ( )
蒙络摇缀( )
斗折蛇行(
)
犬牙差互( )
凄神寒骨( )
悄怆幽邃( )
清凉
呆呆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三、明确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作者写景及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作者写景及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难点:1、学习作者写景及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四、分组合作
1、试试你的身手,翻译本文重点句子。
4、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5、品读课文,分析课文。
2、正确翻译课文内容。
3、积累文言词汇。
6、拓展延伸
五、展示提升
1、试试你的身手,翻译本文重点句子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一组展示:
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
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译: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译: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二组展示:
2、翻译课文内容。
要求:一人一句或一人一段,
全组参与。
1、一词多义
(1)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不可知其源
(2)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3)清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4)乐 :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副词,大约)
(可以、能)
(可以、能)
(由,自)
(跟随)
(清澈)
(凄清)
(以……为乐)
(逗乐,嬉戏)
三组展示:
1、乃记之而去
2、崔氏二小生:
3、不可久居:
2、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
中的一种角色
居: (古)停留 (今)居住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
→
→
四组展示: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条理十分清楚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3、找出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4、小石潭上的景物是怎样的?
五组展示:品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题
1)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4)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潭水、游 鱼)
(清澈,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侧面描写的)
(动、静相结合)
(快乐)
六组展示: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运用什么描写手法?
抓住溪流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七组展示: 1、第四段作者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的景物,有什么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2、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点睛之笔)
描写了小石潭悲寂凄凉的气氛
表现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忧伤孤凄悲凉的心境。
八组展示: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三组展示:
1、《小石潭记》作者因政治失意而寄情山水,排遣内心的抑郁之情,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当你身处逆境时应如何对待?
拓展延伸:
。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屈服于各种困难和挫折。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
2)要正确地认识各种困难和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3)会自我疏导。
4)移情法。换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好转的情境
一组:2、假如你是导游,请你设计一段解说词,介绍小石潭。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
环境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
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
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而闻名遐迩。
小石潭记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隔、闻、伐、取、见
潭水
游鱼
清澈
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移步换景
岸势:
溪身:
曲折蜿蜒
参差不齐
悄怆幽邃
形象比喻
借景抒情
可爱
正面描写
表现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忧伤孤凄悲凉的心境
六:教师小结:
顺序:游览顺序
景
写作手法
七、穿插巩固
学生对自己组没有展示的题目进行疑难交流。
重点是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帮扶或检测。
八、达标测评
1、填一填:
写景技巧与文章对对碰
1、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
“ ”是点,体现作者的感知。
2、远近交错。如写潭:“ ”是远,“ ”是近,多层次展现小潭的景致。
3、动静结合。如写鱼:“ ”是静,
“ ”是动,更显环境的雅静。
4、虚实结合。如写水: ”
,
”实写鱼,其实虚写水, 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5、正侧结合。如写鱼:“ ”
,
”正面写鱼,侧面写水。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闻水声
下见小潭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D)
九、布置作业:
1、读背课文
2、完成《同步指导》课内阅读部分
下课了,再见!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溪流图
4、按课文填空。
(1)文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
(2)文中表面写鱼,实际写水的句子是 :
3)文中写鱼的静态的句子是:
(4)文中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
如鸣佩环。
皆若空游无所依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