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辨析事理的几种方法,懂得如何在文章中写出深刻的思想。
2、通过案例剖析,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蕴藏着的深刻内涵。
3、围绕话题,进行写作构思,写一篇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章。
B、过程与方法:围绕训练目的,结合生活现实,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内涵,挖掘丰富的生活和生命过程中蕴藏着的深刻事理,初步地理解深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思维过程,认识写作的规律,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最后通过话题引领,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出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文章。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关注社会现象,深入思考生活,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文章。
2、明确思想是否深刻是衡量作文价值的一把尺子,要力所能及地写出有质量有内涵的文章。
【知识链接】
缘事析理是指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
常见写作方法:
1、以小见大;2、比较鉴别;3、探究因果;4、预测未来。
【学法指导】
1、将思维训练与作文训练相结合。课堂中大部分时间深入分析一件事例,在分析的过程中渗透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原因、预测未来等方法,学生思维始终围绕一件事例,对该事例进行深入探讨。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套路,这种思考问题的套路同时也是一种作文的模式。
2、采用辩论的方式,激活课堂,增大课堂容量,同时训练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高考接轨】
高考作文评分十分注重立意。那此立意高远,见解深刻的精警之作总是备受青睐。反之,立意肤浅,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常常被打入冷宫。要想写出见解深刻,立意高远的文章。如何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呢?
1.以小见大,以细动人。
这既是取材的要求,也是表达的要求。就取材而言,就是要善于选取那些平常的、细小的、易被常人忽视但又最能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故事或片断。就表达而言,就是在对人或事进行描述时要细致入微,注重过程,避免粗线条地勾勒。取材细,则故事显得真实;表达细,则感情越见真挚。
如2010年全国II卷满分作文《浅阅读,悦读也》,作者在文中写道:“我想,看几米,是一种‘浅阅读’:无需凝眉思考,却能得到启迪;不挑环境心静,却能拥有宁静。如果看几米是一种‘浅阅读’,那么忙碌的人们,烦恼的人们,请您‘浅阅读’,获得一份难得的轻松愉悦!”小切口,方能深挖掘。“浅阅读”是个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一同讨论的大话题,恐怕写个几万字也不能说尽。智慧的作者避重就轻,选取了自己阅读的感受来表现对浅阅读的看法,亲切而真实。一个人的阅读也是800字无法承载的,作者又只选取“阅读几米”这一与浅阅的密切相关的内容来写,以小见大,角度新颖,构思独到。
2.缘事说理,即事抒情。
就是要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描写是记叙文的主体,但仅有叙述描写,文章难免呆板平滞,难以打动读者。抒情,将故事中的感情由隐性变为显性,进一步打动读者;议论,则将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由模糊变得清晰,进一步征服读者。
如2010年湖南卷满分作文《早》,该文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运用了缘事说理与即事抒情的技巧。作者在文中先是叙述了早上在公交车上的一件小事:“和公交车上邻座的人打招呼:‘早!’回应的是一个生硬而略带羞涩的笑容。也很美了,就像晨日升起前天边瑰丽的云彩,但究竟是看不见太阳穿过云层,喷薄而出的时刻。他下车了。”接着对此抒发独特的感受:“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经历了漫漫的长夜与虚无的梦,想要一点点现实的温暖,一杯豆浆,一片阳光,一声鸟叫,或者你的一句‘早安’。”文章能透过问候揭示城市人们内心的渴求,不仅切入角度小巧,而且能紧扣寻常所见的情景生发开去,远比那些在故纸堆里无病呻吟的文章,更容易获取阅卷老师的认可。
3.由表及里,追因问果。
本质往往是隐藏在繁芜的表象背后,只有能够对丰富多彩的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才能
够拨云见日把握住本质。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在写作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怎么办”,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因果论证是就论证而言,它表现在外部方法上;“以问引论”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现在内部逻辑关系上。
如2010年浙江卷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该文先以“资格老”为话题的切入点展开立论,接着肯定而明确地做出“角色的确在发生转换”的判断,并以事实加以佐证,然后运用因果联系推理,分析角色转换的原因:“而角色也并非‘那边独转’,在父辈与我之间,角色或许没有完全转换,但至少已经转换且影响十分明显。一方面由于自己年龄的增长,人格独立性显著增强,不再习惯一味‘屈从’父辈的教导而喜欢在一些问题上独立发现意见。另一方面,的确是在科学文化的学习中,在对各方的接触中,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因而有了可以进行角色转换的资本了”,再以一句“然而为什么角色转换偏偏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呢?”顺势转入深层原因的分析。该文作者从现象着手,但不停留在一般的现象分析上,而是从现象到本质深入议论。运用因果分析法,揭示事物(即年长一辈和年轻一辈在角色转换之间)因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使文章说理充分,论据充足,思想深刻。
4.分析深刻,立意高远。
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方面,然后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去分别具体的认识。只有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具体分析,然后再综合起来认识总体,才有可能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分析要做到深刻,可借助于三向思维即纵向、横向和逆向思维。立意高远就是要求立意做到“新”、“深”,即发人之所未发,或换个角度考虑或逆向思维,或观点蕴含哲理,给人启发。
如2010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白昼与黑夜》,文章开篇就把生活的世界按时间划分为白昼与黑夜:“我们生活的世界由白天与黑夜组成,在昼与夜的不断交替中,我们的生活如穿梭”,既符合实际(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包含白天与黑夜的),紧扣话题“我生活的世界”,又似另有所指。接着从真实的白天黑夜写到人生的白天黑夜,这是第一层。然后以“曾经的我,只喜欢白天,却害怕黑夜”点明黑夜的意蕴,即代表着失败、迷惘等。当战胜了黑夜,驾驭了黑夜之后,自信便回来了,这是第二层。接着又有更深的一层,“驾驭了黑夜,让我重新审视黑夜”,文章中体现的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和思考也更深了一层,这是第三层。结尾再以“我依然穿梭在白昼与黑夜之间,因为这本是我生活的世界,但我已经不再迷惘与沉睡”收束全文,从而细腻真切地揭示了一个从惧怕黑夜到战胜黑夜,最终重新认识黑夜的人的内心世界。文章逐层深入,做到了分析深刻而立意深远,颇具启发性。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热手铺垫】
1、作文是思想感情与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里所说的艺术性,指得是同学们的语言水平,表达技巧和表现效果。深刻性则指同学们思维的质量,思想的深度,以及反映生活,挖掘生活的能力。
同学们对文章的深刻性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深刻到底指什么呢?
第一问:展示成果达到如下水平即可:
①我们认为深刻性就是文章要有内容,言之有物。尽管文章写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②所谓的深刻性,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比如写母爱,一般都可能写成母亲怎样关心和照顾自己,很琐碎,这就是缺乏深刻性的表现。我觉得,写这些很不够,还应刻写母亲生活中所承受的一些重荷,她的期望,和她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很了不起的一些举动。
③我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深刻性应刻是说,看问题有一些深度,而且又不很偏颇。能够认识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并把理解得很深入,很彻底。
第二问: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观点要深入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文章,都有自己独特而又新颖的东西。
2、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具有深刻内容的。我们平时的生活是平凡的,但平凡的生活中,又有许多不平凡的东西,有丰富的思想,有深刻的哲理,有沉重的教训,也有值得我们追求并且令人自豪的生活理想和人格魅力,诸如此类,都有深刻性的本质内涵。那么,如何才能写得深刻呢?
请同学们以“明天”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00字以内),阐述你对明天的看法。同学们可不必拘泥于一般的看法,可以推陈出新,写出独特的见解。
交流可能出现的成果:
①明天是希望的田野。在今天的土壤里我们耕耘,目的是为了在明天的土壤里获得收获。明天是我们生命的腾飞,我们将成为栋梁之才。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明天就是我们展示才华的时候,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历史见证。
点评:写得很有自信吗!
②记得电视剧《趟过女人河的男人》有这么一句唱词: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生命的延续,是我们逐渐衰老的时候,明天我们会长大,也会象今天一样,一事无成。明天也许是光荣和梦想的摇篮,也许是苦难和坎坷的深渊。
点评:有那么悲观吗?
③新闻联播上说,再过几十年,我们每个人每月可以创造一千多美元的价值。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家乡就富裕多了。因此我说,明天是幸福的开始,明天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刻,明天虽然和今天一样,有风霜雨雪,有阴晴圆缺,但明天的生活一定比今天精彩,一定是无限美好的。
点评:很有前瞻性吗!
……
【思维训练】
案例:故宫里的“星巴克”: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六年。
剖析:
1、以小见大、揭示本质。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性质?
明确: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很有代表性故宫,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星巴克咖啡代表的则是美国消费文化这件小事表明,外国文化已大举进入我国。
2、由此及彼,横向拓展.同学们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现象看到了本质,认为这则事例反映的是文化问题但仅就此一个事件来谈文化问题,显然是单薄而没有说服力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呢?请举例:
明确:
外来饮食: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
外来服饰:耐克、阿迪达斯等;
外来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外来影视:好莱坞大片、韩剧日剧等;
……
3、纵向延伸,探究原因。确实,近年来,外来文化对我们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以上大家所说的外来饮食、服饰、节日、影视等那么,请大家思考:外国文化在我国为什么会如此风行?
可能出现的答案:
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看到这样的例子。
②外来服饰、饮食满足了人们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需要,也满足了国人追求时尚、享受品位的心理需求,而且也更适应现代社会紧张高速的生活节奏。
……
4、辩证说理,预测结果.
(1)外来文化的涌入,看来已不可避免,你觉得外来文化涌入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我们对外来文化应持一种什么态度?(请大家结合你熟悉的外来文化涌入的实例,谈一谈外来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可能的观点:(对外来文化大量进入我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形成完全对立的观点只要学生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①很多外国品牌的服饰大量进入我国,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这样的服装样式新颖、穿着舒适有品位,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我们理应持欢迎态度
②外国产品对国产品牌是强有力的冲击,很多人宁愿花高几倍的价格去购买洋品牌,对民族品牌的发展很不利韩国人就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只购买本国产品来支持民族品牌,应当学习这种精神
③近几年韩剧日剧大在我国很流行,这些影视作品很感人,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吸引了大批观众,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
④很多青少年喜欢的日本动漫作品充斥着色情与暴力,毒化人们的思想,让缺少分辨能力的
青少年误入歧途,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⑤现在流行过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比传统节日更关注亲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不应当制止
⑥人们在过洋节的同时忘掉了本国的传统节日,甚至春节在洋节面前也黯然失色,民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比如韩国最近端午节申遗成功,它将被国际公认为韩国节日,这正是中国人不重视本国节日的后果
……
(2)大家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对外来文化的进入,有的同学欢迎,有的同学反对,那么,外来文化进入我国,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请你概括为两种观点:
明确:①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汉民族的文化会被其他强势文化同化,甚至会逐渐走向消亡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现象,比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到现在已经逐渐萎缩消失,被汉文化所同化
②汉文化不但不会被其他文化同化,相反会吸取其他文化所长,继续发扬光大,甚至会进一步在全球范围扩大自己的影响,如近年来流行的汉语热、儒学热等
(3)文化领域中的“入侵”现象,其影响也许我们还无法预见,其利弊也很难判断那么,在其它领域,比如生物界,有没有这样的“入侵”现象呢?生物入侵又会带来怎样的的影响呢?它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
①食人鲳(chāng)入侵:原产于亚马逊河中一种凶猛鱼类食人鲳,被引入我国内陆河流后,疯狂地捕食其他鱼种,导致其他鱼种大量减少甚至灭绝。
启示:任由外来文化肆虐,对传统文化是不小的冲击,后果十分严重。
②鲶鱼效应:挪威渔民在装沙丁鱼的鱼舱里放入一条鲶鱼,由于环境陌生,鲶鱼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可以避免沙丁鱼在运输途中死去。
启示:外来文化的涌入,带来了良性竞争的机制,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更健康地发展,使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归纳小结】
要想写出见解深刻,立意高远的文章。我们应该注意:
其一、思想源自于生活。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其实,思想之根、之源,在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深入地感受生活在,这样才能不停留在生活的表面,使文章逐渐走向深刻。此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情、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其二、要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思维过程也有踪有寻的。一方面,我们要做有心人,勤于观察和思考;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写作思维练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那么,在写作运思上,有什么样的方法可循呢?总结一下写作运思的过程,这样几种方法对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思维要有穿透力,只有对各种生活现象追因究果,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认识一个事物时,多想一想,让思维发散,然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大到小,由此及彼,将事物的认识向纵深开掘了,认识就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如唐弢(tāo)的《琐忆》就是由小到大的典范。从日常的生活琐事中写出了鲁迅的伟大在人格。
(2)善于比较。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是比较。通过比较,很容易看出两种事物的差别,比较是将认识引向深刻的重要思维方法。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前洞与后洞,就用了比较,正是基于这样的比较,作者才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论述。
其三、积累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语言素材。要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经常性地有意搜集这此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用心体会,日久天长,思想上就会有惊人的突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过深思熟虑的文章,想必定是深刻的吧。
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光有这些认识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经常性地进行写作思维训练,这样才能取得效果。
第二课时
【实战演练】
1、续写一段文字,深入阐述事物的内涵。
要持之以恒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可能出现的成果:
①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劝学》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就是告诉我们,要积少成多,才能形成丰厚的学识。而要积少成多,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绝对做不成的。
点评:引用得很好,有说服力。
②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风雨的洗礼。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这些挫折,是我们生活和事业中的拦路虎,它往往让我们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没有风雨,如何见彩虹。成功往往是经受了意志的磨炼,是经过了一番拼搏和努力才得到的。这样说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半途而废,不轻言放弃,只有这样,我们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点评:语言形象,逻辑性强。
③历史上但凡成就伟业的人,都经历了奋斗的艰辛。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周游列国,一路上舟车劳顿,甚到被陈、蔡两国的士兵围困在效野中,好多天没有食物可吃,随从的弟子有的饿得站不起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试想,没有坚韧不拨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执着,孔子能成为至圣吗?持之以恒,的确是成就自己的一剂良药。
点评:事例典型,有说服力。
……
【提升探究】
1、 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
请伸出自己的手,张开五指,这东西每天我们都随身带着,永不离身,跟我们的关系可以说是最密切了,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同时结合平时对它的观察深入思考,看你能从这个小东西中悟出哪些较深刻的“理”来?(以其中一个手指写出你观察思考的结果即可)
明确:(以大拇指为例)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性状最难看的一个,它心甘情愿退居下方,不与其他四指同列;它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它构造简单,人家都有两个关节,它只有一个……
平时我们可能还观察到,它工作最肯吃苦,凡是享乐的事都由别人去做,例如拉二胡,其它四指按琴弦,它只能扶琴把;凡是讨好的事都由别人去做,例如招呼人,其它四指头上前点头,它只能呆呆地站在一旁,又如搔痒,也由其它四指上前讨好,它只能退在后面;凡是遇到吃力的事,其它四指退避了,它却勇敢地冲上去,例如水龙头坏了,水要喷出来,它拼命抵住,要把图钉钉在墙上,它使劲地按,要进门了,它按电铃,吃果物时,它仔细地剥皮,医生打针时叫它用力把药水注射入肌肉里去;种种苦工,都归它做,它决不辞劳。它还最能承担责任,例如要在契约上按指印……
思考(物理、事理、伦理、政理、哲理)
①(像大拇指一样)我们要乐于助人。
②(像大拇指一样)我们要不计名利。
③(像大拇指一样)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弱点。
④这大拇指想哪一类人呢?---中国吃苦耐劳的普通老百姓,如农民工。
⑤我们要人生道路上获得“大”的称号(如大师、大家、大学生、大写的人),应该(像大拇指一样)踏踏实实干,少出风头,少讲形式。
⑥我们在追求“美”时,应该追求(大拇指一样的)“内在美”。
……
2、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议论文要想从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就必须有一个给人启迪的独到的“深刻”见解。“深刻”见解从何而来?它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来。那么,思维方式又该怎么转变呢?如下七个“想一想”非常有助于你的见解“深刻”。
请根据后面的举例,用简洁的语言把“想一想”前后的横线补充完整。
(1)向深处想一想,揭示本质。如:
①中国民众一年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持平(现象),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本质)的现状。
②美国一位参议员说,所有从中国来的船都是满的,所有回中国的船都是空的(现象)。→(深想一步)中国出口的是资源(衍生品),进口的是技术。→(再深想一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又好又快”之路。
(2)向前面想一想,探明原因。如:
①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前因),打工最多的劳动者(前因)
②自己丰富(前提)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前提)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前提)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3)向后面想一想,预见发展。如:
①一个学校的质量不仅要看它一年的升学率(现状),而且要看它10年、20年后的成才率(发展结果)。
②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现状),他们才有希望(发展结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现状),那是没有未来的(发展结果)。
③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④将来中国即使发达了,但你看看那些开着豪华车的富翁们从车窗外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没有教育,中国再富裕也不会强大。
(4)比较来想一想,辨明特点。如:
①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②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③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5)换角度想一想,提出新论。如:
①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旧论)→鸟儿大了,什么林子都有。(新论)
②铁饭碗: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旧论)→铁饭碗: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新论)
(6)合起来想一想,辩证分析。如:
①所谓勇敢,应该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任何东西,二是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
②做人学道家,要大气一点;做事学儒家,要实在一点。
(7)拆开来想一想,分清析透。如:
①“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的右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物质丰富);“谐”的左边是个“言”,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精神自由)。
②知识分子不但要“知”,还得有“识”,得对这个世界有新的发现。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不过是“知道分子”罢了。
3、运用上述思维方式方法之一种或几种进行思考,以“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为话题写一个议论片断。(不少于100字)
【佳作品读】
4、这是2004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作文,围绕着“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这个考生沉着应考,写出了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文章由自然界生物中存在的现象,生发出“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的感触,然后针对现实生活中自立能力教育的缺失,从多角度阐述“放飞孩子”的必要性。思路开阔,不乏精警之处。这篇文章的深刻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发呢?请你做些点评。
放飞孩子 湖南某考生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这人想不出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去了猎食的能力,腹部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一群终将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终究是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没有经历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