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柳永和苏轼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雨霖铃
柳永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于宋仁宗朝,尝有《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且自称“白衣卿相”。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改名后,方于景佑元年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至于南门外。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依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成就和评价
成就
一、表现手法上,长于铺叙,工于写景,用语平易通俗,创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
二、在内容上,柳词大多是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足见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
评价: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人。
整体把握
这首词写他要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时和他的心爱之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2. 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合说?
3.这首词的另一个特点是虚实相济,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4.那一句是全词的主旨句?
思考:
1.景语
寒蝉、长亭晚
骤雨歇
烟波暮霭
晓风残月
勾勒环境
渲染气氛
别后去向
别后情景
离别前
别后
2.情语
都门帐饮
执手相看
清秋伤别
良辰好景
情事
情态
点旨
别后生活
离别时
别后
情景合说的
别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别之前、离别时刻是实写,别后想象是虚写
主旨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以哀景写哀情,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天气,以寒秋、昏暮、急雨烘托悲苦凄凉的气氛。哀景写哀情。
景物描写的另外一个作用:
对长亭晚——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
骤雨初歇——必得离别,逼出“兰舟催发”
寒蝉凄切——无语凝噎,反衬悲痛
骤雨初歇——相看泪眼,反衬凄凉
“都门帐饮”写情事,“无绪”直写离别的苦涩
“乘船的”留恋,“驾船的”催发
于矛盾中窥见情深
执手相看写情态,纯用白描手法写眷恋之情,无奈之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渺烟波迷蒙雾霭映衬离人暗淡的离愁,是哀景写哀情,
良辰好景,千种风情: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寂的心境,连”良辰好景“都不能排遣苦痛,可见痛之深。联系上片,可加深理解情人分手时”帐饮无绪“无语凝噎”的内涵了,这事虚实相济的写法。
寒蝉
长亭
骤雨
帐饮无绪 泪眼相看
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惆怅伤感
环境悲凉
离别难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思念苦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伤离别 甚于常情
愁意浓浓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惆怅晓莺残月—— 韦庄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
原为西南风
长逝人君还
—— 曹植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 白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李清照
上阕
寒蝉 长亭 骤雨 — 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 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 惆怅作感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下阕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离别难
思念苦
小结: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
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
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
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
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
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
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
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
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