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
苏轼、辛弃疾等
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阕、片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关于柳永词
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妇女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其中爱恋歌伎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作品,如《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临江仙引》等,是他作品中最突出的、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部分。其次写都市生活、锦绣山河的作品,如《望海潮》《抛球乐》《内家娇》《早梅芳》《木兰花慢》等,也给人较深刻的印象。而个别的蔑视统治阶级或触犯统治阶级的忌讳的作品,如《鹤冲天》《醉蓬莱》,则和他的出处进退有关,也可以看出他在一定时期内的人生态度。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柳永)
齐读课文
诵读提示: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 ②上阕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柳永)
1、参考课文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3、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整体感知: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东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总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绿柳含烟,画桥流水,门上悬着挡风的竹帘,窗上挂着翠绿的帷幕,还有那高高低低的亭台楼阁,这里大约住着十万户人家。
美丽,雅致,人烟阜盛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参天绿树环绕江堤,汹涌的波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奔腾不息的钱塘江绵延无边,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把“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卷”字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与气势,对浪花飞溅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的店铺里陈列着珍贵的珠宝玉器,家家户户摆满了绫罗绸缎,一家比一家富贵豪华。
反映市民(主要是富室)穷奢极侈的生活。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嘉:秀丽。三秋:花期长,芬芳长久不散。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景色宜人,非常清秀美丽。三秋时节桂花飘香,映日荷花绵延十里,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互文
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飘扬,在月下荡漾。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怎样的表现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一面吟诗作赋,一面观赏着湖光山色。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图将:画下来。凤池:即凤凰池,代指朝廷。
希望日后把这如诗如画美景描绘下来,待其回到京城升官时,向同僚们把这里的繁华景象夸耀一番。
暗颂孙何政绩良好,祝福他任满将要入朝执政。
1、参考课文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3、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整体感知: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1.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作者的写作目的(主旨):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富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投赠之作)
问题探究
1、这首词在写景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
工于 ,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钱塘自
古繁华
都市繁华之美
自然风光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问题探究
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铺叙
铺叙:又叫“铺排”“铺陈”,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问题探究
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钱塘自
古繁华
→
抽象的评点(总写)
具体的描述 (分写)
→
点
染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点
韦庄《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问题探究2: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
重湖叠巘清嘉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十里荷花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雨 霖 铃
柳永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 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写作背景
意象(景语)
凄切寒蝉 傍晚长亭
催发兰舟 千里烟波
沉沉暮霭 岸边杨柳
晓风 残月
悲凉凄清
哀婉动人
意境(情语)
1、景物,情感,抒情特点?
情景交融
2、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凄凉哀婉
请划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并细细体味。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长亭 、骤雨、兰舟
上阕:别时心情
虚 实 相 生
(伤离别)
实写
下阕:别后设想
(苦相思)
杨柳岸 、晓风残月
虚写
3、上下阕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凄切鸣叫的寒蝉、傍晚的送别长亭和初歇的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凄清哀婉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奈。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矛 盾
此时词人的情绪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分析。
用了“虚景实写”“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这句写别后的预想:兰舟出发暮霭深沉、烟波千里,广阔无边的南方。体现了词人别离时的沉重压抑惆怅之情。一个“念”字领起,说明下面所写的景象只是一种想象,是虚写。 “念”承接上片内容,写出恋人分别时彼此留恋难舍,不忍离去的心情。为下片写离别后的孤独及苦闷起到过渡作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触景生情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共同感受
普遍情感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别赋》
“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该句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讨论: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酒
愁
象征
酒的寓意
依依惜别时——李白说:“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潦倒时——杜甫说:“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谐音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留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___李白《菩萨蛮 忆秦娥》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征
离愁
月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悲凉
寓意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
——曹植《七哀诗》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名句赏析
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 —— 温庭筠
◆“杨柳”和别情有关,“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有天然联系了,后人用“柳”代表惜别。
◆“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这时风更冷,心更凄凉。“残月”意味着恋人之间无法重圆相聚,只能天涯一方,心境凄凉。
◆“酒醒”后的惆怅(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无异于“愁醒”。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遣愁了)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岸上的杨柳,晓风吹拂,残月微明)交融在一起,这情景确实凄凉难耐。
可见,这两句中词人集中了许多最能触动离愁的东西入词,构成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 ——情景交融
人生无定,聚少散多。相聚总是欢悦的,离别是痛苦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挥手回眸,兰舟催发,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而当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古以来,分别都是痛苦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之间的“壮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朋友之间的“惨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与歌女之间的“泪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
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记梦 》)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清秋冷落 — 愁意浓浓
杨柳岸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伤
离
别
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写作特点二: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与热? 谁不想施展才能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古时成就没有现在这般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道路——入世。所以就出现了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心系官场;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山建功立业。柳永则是另类,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寻求慰藉,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