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程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本节内容位于刚开始化学学习的第一单元,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初步学会了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之后,紧接着提出“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问题,第一次去尝试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实验探究。通过对比实验,加强学生对现象的描述、分析、科学的表述探究所得结论的能力,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学好本节内容,为以后树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开了个好头。
2.学情分析
本课题由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两个实验探究活动组成。这两个实验都来自生活,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但学生却从未对其细节进行过认真地观察和分析。选择这样的实验,会使学生感觉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化学可以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开始进行探究。
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例如(1)不明白探究目的,将实验探究变成“照方抓药”做实验;(2)弄不清哪些是实验现象,哪些是实验结论;(3)不知道该观察什么,该怎样观察;(4)不会规范填写实验报告。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基本信息
课题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
学校
教者
学科(版本)
化学(人教版上)
章节
第一单元课题2
年级
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能设计方案证明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用对比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2.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用对比法设计实验方案
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
教学难点
对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准备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石灰水、滴管、小木条、酒精灯、火柴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再现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饮料,瓶子外壁有一层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
2.生机勃勃的地球,少不了绿色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那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什么?
3.煤、汽油、酒精、木柴等燃料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支持燃料燃烧的气体是什么?
4.从上述问题中我们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气体?
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引入新课
空气中不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还有氮气、稀有气体和杂质,我们这节课主要探究人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的变化。
聆听思考
提出问题
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猜想、讨论
激发兴趣
提出猜想
猜想1: 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该气体的含量少。
猜想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人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多 。
猜想3: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多。
猜想4:……
讨论交流
做出猜想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
明确科学探究的过程。
搜集资料
提供信息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充足。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物质。
边读边记
了解相关知识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4-15页内容,明确实验探究目的、方法和步骤。
设计思路
培养自学能力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活动探究
现象分析
获得结论
【实验一】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收集两瓶空气样品
重点知识
实验探究
加深理解
观察记录
分组实验
分享成果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实验二】用排水法收集二瓶人呼出
的气体
【实验三】
操作
现象
结论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四】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相同滴数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实验五】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课堂小结
【讨论、填表】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
结论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吸入
空气
呼出
气体
讨论填表
归纳总结
畅谈收获
1.人体吸入的气体中主要含有较多的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少量的氧气。
用总结性语言归纳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
【小结】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
结论
二氧化碳
氧气
水
吸入空气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呼出气体
含量较多
含量较少
含量较多
【结论】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真正地尝试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我最初的设计意图,基本达到了几个纬度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
(1)教学中以实验探究学习为主线贯穿全过程,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2)将课堂向两方延伸,课前到家里课后到校外。教学与学习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观点的分析,成为突破本次探究难点的一个亮点。
(4)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通过启发指导给学生以帮助。
(5)有意识的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充分体现生活处处皆化学。
当然,这节课对于我和我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课前对于这种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思维、动手和探究的空间,我真的有很大的顾虑,但在充分、细致的准备之后,获得的课堂效果对我的做法给了充分的肯定与激励,坚定了我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