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课题4《测量平均速度》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B、BC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AB、VBC和VAC,由图可知( )
A.VAB最大
B.VBC最大
C.VAC最大
D.VAB、VBC和VAC一样大
3.2015年12月10日0时4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兴1C”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小明想估算一下运载火箭在发射后的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他上网查到运载火箭全长54.8m.然后从网上下载了“中兴1C”卫星发射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和第10s的图片,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值应最接近( )
A.4m/s
B.7m/s
C.10m/s
D.13m/s
4.关于平均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度时间内平均速度都相等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C.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时,必须提出是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就是计算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5. 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有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3:1
B.2:3
C.2:9
D.9:2
6.张凯每天都骑自行车去上学,某天他从家到学校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天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
A.135m/s
B.168.7m/s
C.2.3m/s
D.2.5m/s
7.某同学用80s时间从百米跑道一端走到另一端,则( )
A.第40s时,该同学一定刚好走完一半
B.该同学的平均速度是1.25m/s
C.该同学作匀速直线运动
D.该同学每8s内走过的距离都是10m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①实验原理是v= ;
②在实验中除了图的实验器材,还缺少 ;
③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图中的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 秒表每格为1s),测出s1=1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m/s,在s1、s2、s3、三段路程中 段路程运动快。
9.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
(1)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v= 。
(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其中时间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或 进行测量。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拍下纸锥竖直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一直变小”或“一直变大”),依据是 。
1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 cm tBC= s 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5)一个同学为了测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在斜面的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滑到底端的时间,来计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这种测量方法对吗?为什么?
。
《测量平均速度》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C
【解析】(1)根据v =,平均速度的计算应为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值,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故AB错误;
(2)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 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v= = =10m/s。故选C。
2.【答案】B
【解析】由图知,小车通过AC的路程s1=9cm=0.09m,所用的时间t1=3s,vAC= = =0.03m/s;通过AB的路程用的时间t2=2s,路程s2=4cm=0.04m,vAB= = =0.02m/s;通过BC的路程用的时间t3=1s,路程s3=5cm=0.05m;vBC= = =0.05m/s。由上分析知,vBC>vAC>vAB。故选B。
3.【答案】B
【解析】由图知,火箭在10s内通过的路程大约为一个1.3个火箭长:s=54.8m×1.3=71.24m;则v= =7.124m/s。故选B。
4.【答案】D
【解析】A、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程度不变,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度时间内平均速度都相等,故A正确;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故B正确;C、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一时间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正确;D、平均速度在数值上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并不是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故D错误。故选D。
5.【答案】D
【解析】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3:1,所用时间之比:=2:3,两物体的速度之比:v甲:v乙= : = : =9:2。故选D。
6.【答案】D
【解析】由图像可知1200m到1500m之间有两个格,图线指在1200m和1500m中间,所以整个路程s=1350m,时间t=10min=60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 = =2.25m/s≈2.3m/s。故选D。
7.【答案】B
【解析】该同学的平均速度:v= = =1.25m/s,故B正确;因为平均速度只大致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不能确定该同学的运动状态,因此ACD错误。故选B。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①v=;②刻度尺;③s3。
【解析】①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v= ;
②在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距离,用秒表测时间,所用该实验中还需要刻度尺;
③由图知,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用的时间:t1=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 =0.32m/s;由图知,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用的时间:t3=2s,路程s3= s1= ×160cm=80cm=0.8m,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 =0.4m/s;由图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用的时间:t2=3s,路程s2=0.8m,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 =0.27m/s;所以在s1、s2、s3三段路程中最快的是s3段。
9.【答案】(1)v= ;
(2)纸锥下落的高度;增大纸锥的锥角;
(3)一直变大;纸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
【解析】(1)根据公式v= 来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
(2)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
(3)由图示可知,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由速度公式可知,纸锥的运动速度一直变大。
10.【答案】(1)v=;
(2)小;
(3)4.00;1;0.03;
(4)大;
(5)不对;小车从中点具有一定的速度运动和从静止运动到斜面低端时所用的时间不同,因此平均速度也不相同。
【解析】(1)公式v= 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由图示可知:AB段的距离sAB=10.00cm-6.00cm=4.00cm;AC段的距离是sAC=10.00cm-1.00cm=9.00cm;BC段所用的时间为tBC=1s,AC段所用的时间为tAC=3s;
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 =3cm/s=0.03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5)因为小车从中点具有一定的速度运动和从静止运动到斜面低端时所用的时间不同,因此平均速度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