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教材根据单元主题“水”选编了《浪淘沙》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第一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既用恢宏的笔触形象再现了海面的壮美博大,又用寥寥数语描写了海上的变迁,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第二首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他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宁静素雅、美仑美奂的西湖景致。此诗写于公元1073年,描写了西湖刚晴又雨时富于魅力的美景。晴天里的西湖波光闪闪,旖旎可爱,蒙蒙雨天的山色,同样妩媚动人。她宛如那美丽的西施,不论怎么打扮都是那么动人。诗人的想象新奇,写出了西湖的神采和韵味。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运用本课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景展开联想,体会诗句的美感,理解诗意。 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蕴涵的道理及使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五、教学时数: 2课 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 一 课 时
课前预习:
了解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诗人苏轼的生平,收集、背诵学过的他们写的诗。
浪 淘 沙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1.谈话:孩子们,你知道哪些和水有关的古诗,背给同学和老师听,看谁积累的多,背得好。
2.出示课题(课件1):交流诗人白居易的资料:(课件2)白居易是唐朝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常常状物抒情,表达深刻含义,这节课让我们借《浪淘沙》这首诗来领略诗人奔放的语言和豪迈的气势。二、初读诗句,读通读顺
1.课件出示古诗《浪淘沙》。(课件3)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古诗,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认读、抢读。用生字组词造句。
3.各种形式朗读古诗。
学生自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指名读诗。
2.课件出示“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课件4)
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组长汇报。
平沙:泛指水中可以作为田地的地方,平川、平地的意思。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举目望去,海的尽头是天,天的尽头是海,海天连成一片。水中间的天地十分的辽阔,看不到尽头。)
师:诗人以博大的胸襟将前两句的意境营造得荡气回肠,令人心中陡觉豁达。
3.课件出示“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课件5)
男生读。指名说词语的意思,在说说句意,其余学生补充。
遂令:致使,就让。
东海变桑田:神话中仙人麻姑,自称自己三次看见东海变为桑田。 后指人世变化频繁。
(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到暮色渐至不停地推拥着大地,冲涤着大地,致使浩瀚无际的东海变成了令人赞叹的美丽桑田。)
4、全班齐读,读出大海的辽阔壮观和磅礴气势。
四、感情朗读,品味道理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自由朗读,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3.有感情地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4. 小组讨论:品味“遂令东海变桑田”蕴含的深刻道理。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课件6)
5.师小结:“遂令东海变桑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此句告诫我们在这样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就算是浩瀚的东海都会变成桑田,又何况其他的万事万物。寥寥数语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五、拓展作业
向大家推荐与水有关的古诗。
六、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浪 淘 沙
白浪茫茫 平沙浩浩
东海变桑田
世 事 的 变 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