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研课《第16课:爱莲说》ppt课件(新人教版语文)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周 敦 颐
爱莲说
1、了解作家.掌握“说”的古文体
2、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句的理解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烘托的表现手法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目的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一事、一物、一种现象的见解或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杂文和杂感类似。
“说”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周敦颐
念一念:
蕃( ) 濯 ( ) 亵( ) 玩
淤( )泥 清涟( ) 噫 ( )
隐逸 ( ) 鲜( )有闻 新鲜( )
fán
zhuó
xiè
yū
lián
yī
yì
xiǎn
xiā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多。
指唐朝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值得
非常
助词, 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沾染(污秽)
过分艳丽
竖立
亲近而不庄重
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并不显得过分美丽;(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它啊。
我
洗
生出藤蔓
更加
远播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认为
品德高尚的人
助词,的
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Yī叹词
Xiǎn 少
应当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倒装句的标志,不译
3、翻译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而不显得妖媚;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香。
“之”的几种含义
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何陋之有?
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
助词,的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代词,指看到的景象
动词,去,往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文章评价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寄予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厌恶和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自主探究】
1、描写莲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描写莲体态香气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描写莲风度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合作探究:
1、陶渊明为何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2、世人为何爱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3、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手法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的?
作者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 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 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来表现莲的品质的。
作者提到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样的关联?
陶渊明爱菊代表的是隐士,心灰意冷归隐山林,不再过问朝廷之事,是一种消极态度。而唐朝人多爱牡丹的绮丽绚烂,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极其华丽的盛况下,唐朝也存在迷靡败乱。所以牡丹代表着一种奢华败乱的形象。而莲花与他们不同,出于淤泥而不染,是一种向上圣洁的精神。所以作者以菊花正面衫托莲花,从牡丹反面相对莲花来称赞莲花的崇高品质(也指作者自己)。
4、作者对菊花对牡丹分别持什么样的态度?
菊花象征隐逸的人,表示对菊花的惋惜;
牡丹象征富贵的人,表现作者对富贵者的鄙夷;
莲花象征洁身自好的君子,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
5、主题探究:
纵观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借赞美莲的高洁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爱,不慕名利的品格。
托物言志。
拓展延伸: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请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品质?
比作君子。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像莲那样身处浊世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他洁身自好、质朴庄重、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播,被人尊重。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此处别无贬词,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
3、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它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莲花---周敦颐;
菊花---陶渊明;
牡丹---世人。
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
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
予独爱莲
(鲜)
(众)
(无)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托物
言志
(正衬)
(反衬)
(突出)
赞美惋惜
十分鄙视
情有独钟
以花喻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康乃馨
——给母亲的花
玫瑰
——象征爱情
返回
竹子:虚心 有气节
红叶:历风霜而愈红
精要练习1
1、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陶后鲜有闻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B.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是谓大同
C.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尝遗余核舟一
D. ①不蔓不枝 ②青树翠蔓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____
②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 妖:_____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
C、多;洗;美丽而不庄重;亲近而不庄重
精要练习2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惟独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能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精要练习3
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
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
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总括莲的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精要练习4
5、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批评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6、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
精要练习5
7、本文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衬托莲,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
菊;牡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