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伟大的悲剧》研究性学习设计
【引言】
茨威格,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作家为人正直高洁,一生著作颇丰。起初,他以写诗和翻译作品作为步入文坛的“敲门砖”,一俟进入到小说领域,他那过人的文学天赋就立刻光芒夺目。同样使他蜚声文坛的传记作品更是其创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经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弗洛伊德等许多著名人士作传。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
《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探险队员表现了怎样可贵的品质?
这次探险以失败告终,酿成了人类科学探险史上的一次悲剧,作者为什么说它“伟大”?
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对人生怎样的认识和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专门为失败者作传?
本文写到的胜利和失败,该怎样定义?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研究课题】
课题一
作者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青睐于失败者斯科特等人?
探险,既是人对自然的探索,又是人对自身的挑战。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为此,一批批探险家出现了,他们的探索和发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近现代以来,探险家更是层出不穷,如群星闪耀,相映生辉,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处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印。在这些探险当中,南极,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地方,而在挑战南极的探险家当中,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是最有代表性的。前者的成功固然令人敬佩,后者的失败当然令人痛心,但两相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后者在艰难的探索中表现出了更加光辉的人性之光。当他们被笼罩在可怕的失败的情绪当中的时候,当他们面对着一步步逼近的死亡的威胁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自我牺牲的胸怀、坦然面对的精神气质,为后人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另一个角度讲,斯科特等人的精神之所以如此撼人心魄,恰恰是由于他们的失败。对成功者,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脖子上那美丽的胜利的花环,对于失败者,人们总是免不了给予几分同情。基于此,表现失败者可贵的精神品质,更能打动读者,更能深入人心。这就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悲剧的力量。
参考资料:
一部伟大的悲剧不仅需要表现巨大的痛苦,还必须表现对灾难的反抗。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命运可以摧毁伟大崇高的人,但却无法摧毁人在反抗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崇高。悲剧的宿命绝不能消除我们的人类尊严感。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它表现了恶的最可怕的方面,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悲剧总是充满矛盾,使人觉得它难以把握。完善的悲剧理论必须包罗相互矛盾的各个方面———命运感和人类尊严感、悲观论和乐观论。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课题二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是作者的本意吗?对此应该怎样看待?
这肯定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不然的话,作者就不会给这些“第二个到达者”作传了。这应该是斯科特等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世俗社会对探险活动的一般看法。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探险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探险事业中,只有第一才是有价值的,第二就意味着走别人走过的路,意味着毫无价值地重复。今天人类早已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无论是探险还是科研活动,我们依然把崇高的荣誉献给“第一个到达者”,但是我们也决不排斥和鄙视“第二个”、“第三个”……因为后来者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继续进步,甚至超越前人。即使仍然是对前人的重复,我们也能欣然接受,因为前人的探索精神毕竟是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发扬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都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登山队,这一批又一批的登山队员,哪一个不是人们心中的勇士?
文中的斯科特等人之所以感到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发现挪威人阿蒙森等已经先他们到达了南极,而且正是这种失败感,使得他们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那种兴奋、朝气和振奋,随之而来的是极度的失望、沮丧和疲惫。不可否认,这种情绪的变化也极大地消耗了探险队员们的体力和意志,而这种可悲而又可怕的失败感甚至也是酿成这次悲剧的罪魁祸首之一!这反映了斯科特等人思想当中的局限性,而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当然不会因此把他们看成“什么也不是”。
课题三
斯科特探险队的队员们在探险途中表现了怎样高贵的品质?
文章在最后说:“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话告诉我们,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心灵因为经受了种种考验而变得无比高尚,他们因此而给人类留下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悲剧。
具体说来,斯科特等人的高贵品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毅、执著的探险精神,超人的力量和勇气。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正代表了这种精神。斯科特等人在探险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绝非常人所能想像,尤其是他们归途中所遭受的心理上的煎熬、肉体上的折磨,更是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但是面对这种种的困苦与不幸,斯科特等人没有退缩,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的坚强与忍耐,是值得每一个具有探索意识的人学习的。
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奥茨的脚趾已经冻掉了,他不愿意成为大家的负担,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但是大家坚决拒绝了。最后,可敬的奥茨勇敢地走向了茫茫雪原,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奥茨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参考资料:
今天情形很坏。埃文思睡足一觉以后显得好些了。他像往常一样说自己一切正常。他还是走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半小时后他弄掉了滑雪板,不得不离开雪橇。路面情况极为恶劣。后来我们停了大约1小时,埃文斯跟了上来,但走得很慢。半个小时后他的鞋又丢了,我们站在纪念碑岩半腰眺望埃文斯,后来又扎下帐篷吃午饭。饭后埃文斯还是没露面,我们四处张望,看见他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这下我们警觉起来,四个人一齐往回划去。我第一个来到这个可怜的人身边,被他的样子惊呆了。他跪在雪地上,衣装不整,手套没了,手上结满了冰凌。他眼里射出疯狂的目光。他慢慢地说他也不知道,只说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昏过去了。我们扶他站了起来,走了两三步他又倒了下去。他完全被冻僵了。威尔逊、鲍尔斯和我回去拖雪橇,奥茨留在原地照顾他。我们回来的时候,埃文斯失去了知觉。我们把他抬进帐篷后,他依旧不省人事。午夜l2点30分,他平静地死去了。
(《斯科特日记》)
三、十足的诚信,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1月l8日,斯科特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南极点,这里有他们最不愿意看到又不得不看到的东西———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里面还有一封信留给他们,请他们把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请允许我们以小人之心试想一下,只要他们把阿蒙森的痕迹抹去,再动些手脚,那么谁先踏足极点这个问题就变成一宗悬案了,要知道,争取第一个到达极点,这可是他们一生的梦想啊!由此,我们不能不被他们那高尚的心灵所感动。斯科特等人表现出的这种诚信和绅士风度,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四、无私而崇高的爱。探险队员们放下舒适的生活,到这片冰天雪地当中来苦苦跋涉,支撑他们的精神支柱的正是他们对探险这一不朽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对朋友对亲人的至爱,而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爱的精神,更加令人感动。
参考资料:
临终前,斯科特给自己的妻子写信,他提醒她要照看好他的最宝贵的遗产———儿子,他关照她最主要的是不要让儿子懒散。他最后作了这样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怀着最诚挚的友情给那几个同他自己一起罹难的伙伴们的妻子和母亲写信,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尽管他自己即将死去,他却以坚强的、超人的感情去安慰那几个伙伴的遗属。
他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谈到自己时非常谦逊,但谈到整个民族时却充满无比的自豪,他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儿子———一个称得上是儿子的人而感到欢欣鼓舞。他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的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临死时还对朋友做了友好的表白,这是他在一生中由于男性的倔强而没有说出口的话。他在给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一生中,我还从未遇到过一个像您这样令我钦佩和爱戴的人,可是我却从未向您表示过,您的友谊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您有许多可以给我,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您。”
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认为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他一一列举了使他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运。他写的最后一句话讲的不是自己的死,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以下便是几页空白的信纸……
(摘自《夺取南极的斗争》,舒善昌译)
课题四
有专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主要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而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抵御南极的严寒,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二十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克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在以后的时间里,斯科特等人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那么,他们遭受灭顶之灾就成为必然了。茨威格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呢?这样写合适吗?
不可否认,作家有自己的创作自由,传记作家也不例外。所以,对于已有的材料,用哪些或不用哪些,完全是作家自己的自由。但是在这种取舍之间,读者能够看出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层次。茨威格所写的这篇传记,主要目的在于表现斯科特等人在这次探险悲剧中所展现出来的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至于他们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事实上,任何一个作家创作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使做到了,没有重点的作品也是不成功的。对写作材料的取舍,恰恰反映了茨威格看问题的独到的眼光———将成功者放置一旁,专为失败者作传,而且巧妙地运用现有的资料加上天才的想像,给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失败的英雄的形象。我们不能不说,作者确是匠心独运,慧眼独具。
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欣赏茨威格带给我们的精神佳作,也可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一下导致斯科特等人最终失败的各种因素,从而培养我们全面严谨的科学精神,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品要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它应该是一粒种子,深埋进同学们的心底,在将来适当的时候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我们“精神的底子”里不可缺少的内涵。
茨威格感动我们不仅仅是由于他细腻、激情的小说,优雅的叙事艺术,更因为他心灵的高贵。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传记作品、自传,价值或许更高一些。
“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因为在那些非常时刻历史本身已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需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序言》)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的科学家苏珊·所罗门在她的著作《最寒冷的三月》中指出,1911—1912年的冬天,长达几周最低温度为-37℃的天气要比往常的天气寒冷得多,正是这严寒的天气打乱了斯科特经过周密研究的探险计划。
所罗门说,为了应对这十分糟糕的天气,斯科特一行计划在雪橇上使用帆来增速,以便能够“一路飞奔回家”。在斯科特南极之行的几周前,由阿蒙森率领的挪威探险队已经登上南极大陆,他们用的是狗拉雪橇;而斯科特一行使用的是马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斯科特一行在抵达南极后,才意识到他们为此行要付出的代价。在返程中,斯科特和他的两名队友在距大本营275公里的地方倒下了,而另外两名队友也在此前“先行一步”了。
(新华网2001年9月14日电)
后来的故事
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出发,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它至今还孤独地矗立在银白色的世界上,好像这银白色的世界将要永远藏匿起这件人类历史上英雄业绩的购物证。
可是没有!他们的事迹出乎意料地、奇妙地复活了。这是我们新时代的科技世界创造的精彩奇迹。朋友们把那些底片和电影胶卷带回家,在化学溶液里显出了图像,人们再次看到了行军途中的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并且发现:看到南极风光的除了他以外,只有另一个人———阿蒙森。斯科特的遗言和书信通过电线迅速传播。在英国国家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五位英雄。所以说,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再次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恶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少一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