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9.阿长与《山海经》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9.阿长与《山海经》

  • 格式:  PPT
  • 大小:  2.14M    49张
  • 时间:  2017-03

阿长与《山海经》ppt课件(49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阿长与《山海经》ppt课件(49页)阿长与《山海经》ppt课件(49页)阿长与《山海经》ppt课件(49页)
我们在初一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三味书屋
知识与能力:
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几件事刻画人物的写法。
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掌握文中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以及领会
长妈妈性格中的纯、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2、感受长妈妈的人品。
3、学习鲁迅从小就喜爱读书的良好品质。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
鲁迅
骇( ) 掳( )
悚( ) 惶急( )
疮疤( ) 渴慕( )
霹雳( ) 诘问( )
惧惮( )
hài

sǒng
huáng
chuāng



jié
dàn
1、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1)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这样几件事:
①交待“阿长”的来历;
②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
③她懂得许多规矩;
④讲“长毛”的故事;
⑤给“我”买《山海经》。
鲁迅听长妈妈讲故事的雕塑
(2)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她是个没有文化的粗人,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淳朴、善良、仁慈的美德。阿长也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爱生活的劳动妇女。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强烈的感激之情和“新的敬意” 。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该段包含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示例如下: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个普通妇女的打扮。
6、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分析这些句子的作用。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露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
“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
7、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符合人物的特点。
1、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下文的作用。
这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作者以此凸现出长妈妈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
2、文章第1—18自然段都在写“不大佩服”“讨厌”“憎恶”阿长,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作者先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
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
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是‘不耐烦的”。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过渡和照应是记叙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渡,是连接段落、层次之间的纽带。一般来说,内容上的转折、叙述中的总分、行文中的起讫都要安排过渡。
4、简析过渡与照应在本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也有过渡性段落“这种敬意……我惧惮她什么呢!”这些过渡使文章能够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写到另一件事,行文紧凑,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文章中有过渡性语句,如文中“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等。
照应:是指文章有些内容前后呼应,前面讲了,后面也有着落。如文中在开头写道“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后文是这样照应的,“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通过照应强调了阿长的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文中照应的例子很多。照应不是重复,而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前后映衬,加深读者的印象。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阿长( ) 疮疤( ) 诘问( ) 惧惮( ) 震惊( ) 粗拙( ) 憎恶( ) 絮说( ) 惶急( )

chuāng
cháng
zēng
huáng
zhuó
zhèn
dàn
jié
2、填入恰当的词。
(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伸开
摆成
(2)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 起来,但完全 ,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3)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 。
淡薄
消失
诘问
消灭
3、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中国 、 和 。本文选自《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狂人日记
4、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她生得黄胖而矮。(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5、判断正误。
(1)《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 ( )

(2)文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 ( )

(3)从题目《阿长与山海经》可知,课文详写的是阿长买《山海经》送“我”这一件事,其余的都是略写。 ( )

1、写我的远房叔祖是不是离题太远?为什么?
2、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体会作者对自己的保姆真挚的感情。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绵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
荆刺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山海经》是一部记录上古世界的奇书,已经两千多年了。在华人世界可谓家喻户晓,其内容包罗万象,包括地理、历史、神话、宗教、民族、物产、医药等等!是关于史前时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山海经》简介
一、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二、“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三、1、“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更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真可谓既惊又喜,感激不尽。
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 ,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那样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