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孙 权 劝 学
主讲人:彭青青
相关知识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为相八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编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课文注释补充:
情节:
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课文相关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看)”
刮目相待(看)——
别人已有进步,不能以老眼光来看待。
思考: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名言警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知识就是力量。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结:
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内容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明确: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明确: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知识链接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老人,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两次被罢相,晚年被封为荆国公,谥(shì)号“文”,发表万言书,提出改革。“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集》。
《伤仲永》是我们学过的王安石的作品。告诉我们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