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商鞅南门立木
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十年之后,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
进行的政治改革。秦孝公六年,
任用商鞅实施变法:重农抑商,奖
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除徭役;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按军工
大小给予爵位等级制度;采用李
悝《法经》作为法律,推行连坐
法。
秦孝公十二年迁都咸阳,进一步
变法:合并乡邑为三十一县;废
除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创立
按丁男征赋税的办法,规定一家
有两个男丁者必须分家,否则加
倍征赋;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
统一度量衡制。商鞅前后两次变
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自己读读课文,想想: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你对他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yāng chǔ
遭( ) 基( )
商( ) 清( )
中( ) ( )理
xiào hú
( )园 ( )芦
( )顺 ( )涂
( )容 ( )泊
一、读拼音,填写恰当的同音字。
二、形近字、多音字组词。
赏( ) 卖( )孝( )
棠( ) 买( )考( )
秦( ) 颁( )础( )
泰( ) 硕( )拙( )
fēn( ) chēng( )
分 称
fèn( ) chèn ( )
三、根据“正”在各句中的意思,找出相应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正”的反义词有“副、反、误、偏、负、歪”。
1.旗杆立得正。 ( )
2.他把名字写在纸的正面。( )
3.这幅画挂在堂屋的正中。( )
4.张天是我们班的正班长。( )
5.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 ( )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这样,( )会在全国建立起
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2.它( )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
说到做到的形象,( )为新法的顺利
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没
有一个人去碰那根木头。
4.( )当时朝廷欺压百姓,不顾老百姓
的死活,( )在老百姓看来不可能有
这么好的事。
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商鞅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到秦国后,便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公元前356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说明他具有很高的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
第二句讲商鞅到秦国后,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到……便……”表明商鞅主张变法的思想早已胸有成竹,也说明他实施变法的急切。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大家认为,把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天底下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朝廷在耍弄人。人们的想法,表示对商鞅做法的怀疑。
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表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
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
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让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秦孝公的委托,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
这句话表明了商鞅推行新法的目的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态度。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为了使自己制定的新政策、新法令得以顺利实施,只用了五十两黄金和一根木头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充分显示了赏罚分明、严格执法是治国之本。
作 业
摘抄文中表现老百姓不信任朝廷的语句。
查找古今中外言而有信的故事。
读读写写
孝顺 葫芦 基础 商鞅
冥思苦想 大步流星 喜笑颜开
真心实意 诚信守法 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胆小怕事 惹是生非
自讨苦吃 言而有信 立木取信